临汾新闻网讯 核心提示:几天前的夜晚,夜跑族”小莫遭遇惊魂一幕:她沿着汾河景区独自跑步,一辆摩托车悄悄尾随。行至偏僻处,车主上前拉扯,强行带她去“兜风”。幸好,小莫急中生智,才躲过一劫。
每当夜幕降临,公园小径、广场边缘、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市民奔跑的身影。这种自由、放松、无拘束的运动方式逐渐成为时尚,但其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独自夜跑 别选偏僻地
不少“夜跑族”喜欢独来独往,21岁的小莫也是其中一员。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习惯竟害自己险些陷入险境。
“那晚9时左右,我绕着汾河景区外围跑步。
跑到一段偏僻且没有路灯的地带时,身后传来摩托车的轰鸣声。摩托车超过了我后突然停下来,问我去哪,还说要捎我一程。”小莫回想,那个车主大约三四十岁,胡子拉碴,体型较为高大。
来者不善,小莫当即拒绝,并快速向灯光处跑去。车主穷追不舍,很快追上了小莫,并拽着她朝摩托车走去,非要带她去兜风。小莫惊慌过后,瞬间冷静下来。她对男子说,她爸爸马上就过来接她了,这时,正好有一中年男子从亮光处走来,小莫急中生智,大声喊道:“爸,我在这里!”车主见状,赶忙松开小莫的胳膊,迅速骑上摩托车走了。侥幸躲过危险,小莫心有余悸:感谢那位陌生叔叔,他知道我遇上危险后,不仅把我送到景区人多处,还陪我等来接我的家人。以后,我会慎重选择夜跑地点,并尽量缩短夜跑时间。”对此,汾河景区管理处巡逻队的一名巡逻员很是担忧:我们看到单身女性夜晚在景区跑步时,会劝她们尽早回家。
如果独自跑步的话,最好选择人多、光线较好且自己熟悉的线路,同时将跑步线路和时长告知家人,遇到鬼鬼祟祟的人时要迅速离开。”
享受自由 远离机动车
许多人认为,夜跑不受限制,可以随时进行,随地感受“飞一般的自由”。但是,有些人自由“过头”了,竟直接跑上大马路,窜进机动车道。
在银行工作的常先生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由于工作原因,他时常晚回家,每每行驶在不太繁华的路段时,总能看到“夜跑族”无所顾忌的身影。“许多夜跑者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只管往前跑,也不留意身后是否有车。即便车在他们身后鸣笛,他们也听不到。”他希望“夜跑族”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前段时间,我开车从锣鼓桥驶入滨河西路时,车前方突然冒出一名夜跑者。我赶紧踩刹车,才避免了一起交通事故。
当时,情况危急,我惊出了一身冷汗。但是,那名夜跑者跟没事人一样,不仅没有跑向人行道,反而紧贴着机动车道继续向前。”提及此事,家住西华公馆的齐女士顿感后怕,“热爱夜跑是件好事,但一定要选择安全的地方,以免将自己和他人置于危险境地。”夜跑享自由,安全放第一,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资深夜跑者张临辉支招:夜跑时尽量别戴耳机,非要戴的话只戴一边,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反应;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不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跑步;最好佩戴荧光手环,或是在衣服上粘贴反光条,既保护自己,也能提醒他人。”此外,张临辉提到:“有些夜跑者为了在微信运动圈占领‘封面’,或是为了尽快实现瘦身的目的,盲目追求强度和速度,结果欲速则不达,也背离了夜跑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初衷。夜跑者应该配备一双舒适合脚的专业跑鞋,选择合适的运动区间和时长进行慢跑和快步走,避免超量运动,防止扭伤踝关节或是撕裂跟腱。夜跑结束后,一定要做充分的腿部拉伸。”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