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8月刚过,人们还在感受秋意舒爽时,“猥亵儿童”的字眼,让女童茹果(化名)的心理上有了阴影。人们在心疼与愤怒之余不禁会问:为何猥亵儿童事件屡屡发生?为何熟人圈会成为猥亵儿童的重灾区?猥亵案件高发的原因有哪些?家长、学校该采取何种方式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今天的《普法》栏目介绍相关案例,以案说法增见识。
案例回顾
今秋8月,茹果因生病在医院住了近一个月,她与周围的“小病友”都成了朋友。一男孩小帅(化名)成了茹果的好朋友。小帅今年9岁,平日里由他的爷爷李瞮(化名)照顾。
一天夜里11点多,病房里的人都睡着了。李瞮去卫生间,回来时发现茹果已经熟睡。看着茹果的母亲不在身边,他便萌生恶意对茹果进行了猥亵。第二天,茹果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当即前往公安局报案。
经法院审理,被告人李瞮的行为已经构成猥亵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
律师观点
结合茹果的遭遇,记者前往临汾市法律援助中心,采访了山西金贝(临汾)律师事务所律师支瑕。
支瑕表示:结合茹果的遭遇,性侵案件会给未成年的身心以及家庭造成很大的创伤和阴影,甚至很多被害人在成年以后,还持续在阴影中无法自拔。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遭受性侵的未成年人在成年以后,发生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极大的心理阴影,这些人极度自卑,不善于和他人沟通,心理负担极重。”那么,当面临“儿童猥亵”时,家长又该怎么做呢?支瑕说:家长首先要冷静。很多时候,孩子还小,一般不会意识到这是严重的侵害。反而家长表现出极度的恐慌,让孩子们以为自己做了很大的错事,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其次,要在第一时间报警。有一部分被害人家长,会觉得这是丢人的事情,选择忍气吞声,让孩子不要把这件事情说出去。孩子在受到侵害之后,无处诉说,长期下去便会性格抑郁,对精神造成影响。再者,家长要带孩子进行身体检查。一方面是检查孩子的身体是否还有其他问题,另一方面是保存证据,追究作案者的责任。”
律师支招
支瑕提醒,加强家庭对孩子的监护是重中之重。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以及生理、心理的变化,多和孩子沟通,必要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让他们从小了解一些生理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一些自我防范的常识。其次,学校应该重视对孩子们的性教育。学校可针对各个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孩子讲解。同时,让孩子们多参加一些法制宣传活动。比如播放电影、宣传片等,采用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普法活动,增强孩子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