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带盖的茶杯价值55万元,而且还要开具发票,正常纳税。近日,我市市民段延峰收藏的一张民国时期的发票,不仅见证了当时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记录了当时严格的“公款”消费制度,财务公开”专款专用”等一系列现在仍然重点强调的公款消费制度在当时可见一斑。
段延峰收藏的这张发票内容丰富,不仅有民国时期的商号名称,还有商家标识Logo设计,可以看出当时非常严格的财务制度和公款消费制度。这张发票长24厘米,宽14厘米。开具发票的时间为“民国37年6月念叁日”。发票的样式跟当时许多发票的样式无异,但这张发票的设计在细微之处体现了商号特色,非常独特。发票上有多处关于商号的文字标记,右上角的印花税票处有“源记磁号印花”,商号的Lo-go为蓝色,呈六边形,设计简洁美观,Logo上标注有“源记磁号”字样。发票左下角有“上海源记磁号发票”相关文字,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文字外边的边框具有鲜明的商号特色,这家以卖瓷器为主的商号,在设计文字边框时沿用了瓷器上经常出现的连续性“回”字纹,让人感觉特别醒目和别致。
这张发票记录了当时的通货膨胀,发票上显示的物品为“录洋连中山盖杯”,数量为“壹只”,价格为“计洋五拾五万元”,印花税票有5张,印花税费共计为1650元。价格虽高,却并非奢侈,而是因为当时的通货膨胀。
但是,即使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水杯,对于购买单位“中国石油公司”来说,也必须执行严格的公款消费制度,不仅开具了发票,正常纳税,在右下角的蓝色长条形表格内的“用途或事由”处,用毛笔写着“杨副经理用”,旁边则是购买这个杯子的其他程序和环节,有“核定”主管”验收人或证明人”经手人”等。
“这张发票看似与其他发票无异,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有所不同,作为瓷器类商号,他的发票设计带有瓷器印记,而且有自己的独特‘商标’;而作为大型的集团化公司‘中国石油公司’来说,它的财务管理制度则更为严格,购买一个水杯不仅要标注谁用,而且还必须有每个环节人员的姓名章或签字。”从事多年财务工作的段延峰说,从这张发票可以看出,经过多个环节多人签字或盖章后,购买物品已经做到了‘财务公开’专款专用’等,对现在的财务工作来说,仍然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值得许多企业学习。”记者张春茂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