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过年回家,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哪怕远在天涯海角,哪怕与故乡隔着千山万水,哪怕在大年三十的夜幕中,也要赶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往年都是开车回老家,得走十几个小时,高速路上车多,特别操心。”在临汾做生意的山东人彭浩杰说,几个月前,得知临汾要开通到山东济南的高铁,就特别期待,去年12月份的时候,就赶紧给家人提前订好了票,计划腊月廿七回老家。
彭浩杰来临汾已经有20多年了,因为生意忙,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去住几天。他告诉记者,每到腊月,奶奶隔几天就会打电话催一下,看他们啥时候回去。
说话间,彭浩杰的微信响了,一看是奶奶发过来的视频通话,接通后,视频那边挤了一大家子人,都在问什么时候回来,票好买吗?……“总感觉很亏欠老人,虽然每次过节的时候都会寄一些临汾的特产回去,可是老人们总还是希望一家人能够团聚。”为了这次回家,彭浩杰早早就把要带的东西准备好了。爸爸喜欢喝酒,已经往家里邮了一箱老白汾,还给奶奶和母亲买了新衣服,给妹妹买了首饰……一大家子的礼物一应俱全。他说,前几年回家坐火车,拿着大包小包到太原倒车,现在可好了,坐动车四五个小时就到家了。”“现在的年似乎没有小时候过年的气氛了,但是一提起回家,家里的一草一木都浮现在眼前。”彭浩杰一边收拾东西一边介绍,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他和姐姐放了寒假,每天就盼着父亲回来。现在倒过来了,每到腊月,奶奶和爸爸、妈妈每天都盼着儿女们回家。父母在千里之外,而且在一天天变老,亲戚朋友们都劝他们回去发展,可他对临汾有感情了,再说,孩子们都在这里上学,也走不了。这次回家,他希望能说服家里的老人来临汾生活。
彭浩杰说,现在交通便利了,早上回老家,晚上还能赶回来,距离不会拉远亲情,不会冲淡年味。
记者郝海军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