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远离不法侵害 加强未成年人安全教育

2018-04-16 15:26: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各地有关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如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社会伤害甚至性侵害等等,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那么,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该如何保护呢?近日,记者带着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问题,采访了山西尧城律师事务所亢强律师。

  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哪些侵害?

  亢律师介绍,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很容易遇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例如有些家庭存在殴打、遗弃、虐待未成年人的情况,还有的剥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让孩子辍学在家务工或务农等;有些学校监管不力,师德缺位,体罚学生,学生之间的恃强凌弱、敲诈勒索、侮辱伤害等;在社会上,非法使用童工、对未成年人绑架勒索和性侵害等时有发生。特别是未成人性侵案件,不仅给未成年人造成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而且对其家庭和社会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此类案件,普遍存在家庭缺失、监护不力的问题,如父母离异、留守儿童等,由于得不到有效监护和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在受到侵害后不敢或者不知道告诉亲人,因此成为一些犯罪分子的目标。在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中,一般有几个特点:一是儿童特别是幼女被侵害的案件较为突出;二是利用“熟人”身份实施侵害行为占比较高;三是监护人普遍缺乏防范意识、监护不到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四是通过网络聊天等方式结识陌生人,从而引发性侵害案件的情况较为突出。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刻不容缓。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应当预防优先,学校、家庭要经常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让未成年人学会防范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从而减少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发生。

  未成年人应受到哪些方面的保护?

  亢律师说,未成年人保护应当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家庭保护。首先,父母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儿童,要采取正确、适当的方法,对未成年人加以必要的管理和约束,不得随意打骂、处置,更不得以殴打作为教育手段。其次,父母应当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利,要经常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以及防范措施,尽可能地扩大保护范围,防止外来的非法侵害。第三,父母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让未成年人完成法定的义务教育,不得辍学提早进入社会,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让其接受更高级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拒绝诱惑、远离风险。二是学校保护。首先,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有缺点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得歧视,应当耐心帮助教育,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其次,学校及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杜绝以任何形式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不得使用危险的设施和设备。第三,学校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不仅对学生加强教育,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发生,而且还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管理,尤其是师德和师风。三是法律保护。当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机构会为未成年人提供帮助。根据受侵害的性质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途径,如寻求调解、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援助。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法律援助工作的一个重点。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4条专门规定了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法律援助律师。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人民法院发出指定辩护通知,法律援助机构就会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遭受不法侵害时,该如何自我保护?

  如果遭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民事侵害,侵害的程度较轻,可以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协商和调解等方法来解决。如果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要尽可能地保持冷静,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避免受到伤害。

  首先,要仔细观察当时环境,如果身处公众场所,要往有警察、军人和穿制服的人处跑,或者向人多和有摄像头的地方跑并大声呼救,寻求帮助,威慑坏人。其次,如果环境比较偏僻、人烟稀少,要以保护生命和安全为首要原则,要冷静理智,不要激怒对方,要与之周旋,适当争取同情,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寻找机会逃脱。第三是寻找机会求助。一旦遭遇危险情况被困,要运用智慧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息,在不被歹徒发现的情况下,用一切可与外界联系的方式求助报警。比如,用小纸条向周围人暗示你的处境,故意丢弃自身物品留下破案线索,留下字迹、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在互联网上留言、发信等。如果是在车里,可以猛按汽车喇叭,引来周围的行人注意,及时寻求帮助,并拨打110报警。

  未成人保护是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年12月29日进行了修订,从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以及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这是国家以特别法形式对未成年人的一种保护,我们都应当认真学习,充分了解,自觉遵守,有效监督,从而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记者 白 洁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