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车站社区 社区共参与 全力助高考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成华)社区上下齐动员,助力高考见行动。6月7日、8日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连日来,尧都区车站社区通过多种形式,呼吁广大居民积极行动,为辖区广大考生提供一个轻松、良好的备考环境。在该社区的黑板报上,记者看到,一个偌大的“静”字格外引人注目。
“高考即将来临,为了让社区的学子们考出优异成绩,希望广大居民做到:不要高声喧哗,保持安静,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正在一旁观看黑板报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作为社区居民,一定会积极响应社区号召,从自己做起,不制造噪音,用实际行动为广大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备考环境。
除此之外,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社区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广大居民第一时间宣传“备考注意事项”。
“在高考期间,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噪声标准对各类环境噪声进行严格控制,小区内禁止噪音施工,告知业主积极配合,装修工人暂时停工。车辆进入小区切勿鸣喇叭,禁止机动车使用声响装置产生噪声污染,禁止喇叭、广播等干扰考生正常休息和学习;家中有爱犬的,尽量避免犬吠造成噪音污染。”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还告知广大居民,高考期间,请将家中的电视、音响等电器调低音量,避免对周围家中有考生的住户产生干扰;告知自己的孩子不要在公共区域大声喧哗。
此外,社区工作人员还呼吁广大居民,高考期间,应尽量减少驾车出行,合理选择乘坐公交、骑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个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铁路东办事处新钢社区 奉献爱心 情暖考生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李静)“感谢新钢社区,帮我们解决了高考期间接送孩子的大难题。”6月5日上午,一名高考考生家长特意来到尧都区铁路东办事处新钢社区,向社区工作人员和“爱心送考”志愿者表示感谢。
这名家长激动地说,自从高考进入倒计时,孩子如何去考场困扰着全家人。由于临钢二区位置偏僻,只有一辆公交车停经此处,交通不太便利。为了不耽误孩子考试,他们本想在考点附近租住宾馆,又怕孩子换了地方休息不好。正在左右为难之际,新钢社区送来“及时雨”,为他们安排了一辆“爱心送考车”。
“因临钢改制,辖区工人大多外出务工,孩子高考期间无法返回临汾承担接送孩子的重任。考虑到这一点,社区发动志愿者组成‘爱心送考’车队,帮助考生安全准时抵达考场,给考生和家长吃上‘定心丸’。”新钢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栗铭介绍,针对辖区内十余名考生的不同需求,社区提早制定了高考服务措施。
2018年高考路上,爱心再度起航。新钢社区零距离服务基层居民,前期入户走访辖区高考家庭,及时了解孩子生活、学习、心理素质等情况,邀请优秀教育工作者对考生进行一对一的考前心理辅导。同时禁止辖区单位在高考期间施工,为考生营造安静环境。并组织辖区单位为考生送水、送文具,希望考生们考出理想的成绩,步入大学校园。
“爱心送考”进行时 热心市民动起来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杨全)“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爱心送考’,现在已经有两个考生和我预约好,高考期间,我一定将他们按时送到考场。”6月5日,家住车站街汾铁佳苑小区的牛师傅告诉记者,他爱人在铁路工作,高考期间,有些参加高考的铁路职工子弟的父母不在身边,所以他就自告奋勇接送考生。
三年前,牛师傅的女儿参加高考,他作为父亲全程陪伴接送,在女儿的要求下,他还为其他考生提供了帮助,也因此加入到“爱心送考”的队伍中。“我女儿高考时,要我顺便将她的两个同学也捎上,我当时有点不愿意,后来女儿说她的这两个同学父母都在外地上班,高考期间都回不来,我就答应了。没想到第二年,已经上了大学的女儿还要我继续为她的学弟、学妹们服务,经不住女儿的要求,我又答应了。”牛师傅介绍,今年,他主动提出了接送住在同一小区的两个铁路子弟考生,赢得了爱人和女儿的称赞。
通过这两年参与送考,牛师傅对“爱心送考”这一社会公益活动有了新认识。
“我去年接送考生时,遇到一个66岁的老司机,他的车也没有粘贴‘爱心送考’的字样,可他的车里坐着4名考生。我问他这些考生都是哪里的,老同志说是他们村里的,因为考生在城里没地方住,所以他就承担了接送同村考生的任务。”牛师傅说,一个花甲老人都愿意为同村的学子提供帮助,他一个正值壮年的人,又如何好意思不加入进去呢?
高考期间我市或有雷阵雨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郝海军)6月5日,记者从市气象局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高考期间,我市气温较高且有分布不均的阵雨或雷阵雨。
提醒广大市民和考生及时关注天气变化,以免影响出行和参加考试。
据市气象台预计,6-7日,受地面暖低压稳定维持影响,我市平川最高气温为35-36℃,山区最高气温为30-32℃;8日,全市有分布不均的阵雨或雷阵雨。
具体天气预报为:6月6日白天到夜间:晴天间多云,尧都区气温:23-36℃;6月7日白天到夜间:晴天间多云,尧都区气温:21-35℃;6月8日白天到夜间:多云转阴,有雷阵雨,尧都区气温:18-31℃。
气象专家提示,炎热天气容易出现中暑,因此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外出时及时携带雨具,注意交通安全。
高考期间,7-8日人体感觉热,应着短袖上衣、短裤短裙等;紫外线强度较强,对人体影响较大,建议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麦收期间我市无明显连阴雨
又讯 当前,我市小麦由南向北梯次成熟,自5月29日侯马市开镰收割以来,曲沃、翼城、襄汾、洪洞等县的旱地麦田相继开镰收割。目前,全市已收获小麦过万亩。据了解,今年全市小麦收获周期从5月29日开始,到6月下旬结束,历时20余天。今年,我市麦收期间无明显连阴雨。
山西省首席预报员、市气象台台长戴有学介绍,今年小麦生长可谓一波三折,去年8、9月份降雨偏少,墒情不足,致使小麦播种期推迟,10月上旬的有效降雨才使小麦开始大面积播种。11-12月份降雨偏少,气温比常年偏高,部分麦田略显旱象。今年1月份平均降水11.1mm,旱情有所改善。进入3月份,气温异常偏高,小麦生长发育加快,小麦拔节比往年提前一周左右。4月4日到8日,全市出现持续大风降温极端性天气,造成我市部分麦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晚霜冻害。
预计今年麦收期间,我市天气以晴为主,气温偏高。小麦腊熟期局部有中等强度干热风天气,麦收期无明显连阴雨。6月8-9日、14-15日、19-21日有分布不均的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在此建议有关涉农部门和广大农民朋友要注意防范冰雹、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及时了解最新天气预报,抓住有利时机,抢打抢收、确保小麦安全收割,颗粒归仓。
为了全面做好我市麦收期气象服务工作,市气象局成立了麦收期气象服务领导组,制定了详细的麦收期气象服务方案,实行局领导带班,专业岗位双人配置,定期举行专家会商等工作制度,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提供最新的精准天气预报。麦收期间每周一、周四撰写两期麦收期专题服务材料两期。遇有重要天气时可加发麦收期专题服务材料,截至目前,已撰写麦收期专题服务材料4期。
此外,该局还积极与涉农部门合作,通过电视、报纸、手机短信、12121语音电话、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微博、微信、APP等方式,及时把天气预报送到老百姓手中。同时,为了避免冰雹天气对夏收造成的影响,市气象部门已对全市的6门三七高炮和33部大型火箭发射架进行了全面检修,作业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准备了充足的弹药,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预案,确保麦收期防雹工作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