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时隔5年,相隔千里,6月1日,离家走失的贾爱琴被临汾市社会救助中心安全送回家乡。
手拿“钢针”中途排险
她为什么要离家?家里人这些年找过她吗?还能接纳她吗?这些年她都经历了什么?……没有见到被救助者党临位的时候,记者心里有很多疑问,打算见到她后好好聊聊,然而,5月30日一大早,在临汾市社会救助中心院里见到她后,这些计划都泡了汤。
身着荣军医院的病号服,满脸笑容,临上救助车时,党临位一再坚持不要工作人员递给她的随身衣物,坚持让她们扔掉,似乎要与过去的生活彻底告别。记者暗暗为她高兴,甚至有些欣赏她的决定。
“你知道咱这是往哪个方向走吗?”“南方。”上高速不久,记者随口问她,她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她的方向感竟然这样好?”然而,继续交流后,一两句话就显出她真实的精神状况:咱这是去哪儿呢?”知不道。”咱现在是去干什么?”知不道。”你叫什么名字啊?”“……”你今年多大了?”35。”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很多时候,党临位就是那样笑微微地看着你,却不能正常交流。看来,她还生活在自己混沌的世界里。
党临位稍稍转换坐姿,记者突然发现她的右手里竟然拿着一枚针!“她会不会戳自己?会不会伤害工作人员?万一她不把针交出来怎么办?”霎那间,惊惧涌上记者心头,立即将这一情况告诉随行的临汾市救助中心副主任郝奴亲。
“师傅,车先靠边,她手里有针!”车上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来,把你手里的针给我。”郝奴亲柔声地对党临位说,她乖乖把针交了出来,不知她在哪里拣了一个被拉直的圆形针!郝奴亲赶紧把它扔到窗外。
险情解除,虚惊一场!
病友相问 说出实情
据郝奴亲介绍,党临位是2015年4月5日被霍州市救助站送来的,当时,她根本说不清自己的基本情况,不仅精神不正常,还患有严重的癫痫,因需要做DNA比对,站里就给她临时起名“党临位。”这几年可折腾了,荣军康复医院治不了癫痫,综合医院不治疗精神病,而她有时一天就要发病好几次,发作起来抽搐得很厉害,医院经常给我们打电话,一接到电话我们就会立刻赶过去,来回奔波,多方协调,根据情况安置她。”在给党临位治疗的同时,工作人员还一直帮她寻找家人。可是,党临位家乡口音重,思维不正常,经常自言自语、胡言乱语,虽然工作人员多次询问,但是没有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一位家住临汾市荣军医院的救助中心工作人员别出心裁:不如试试让病情较轻的病友和她聊聊,看能问出一些详情吗?”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在一次聊天中,党临位对那位病友说:家在湖北襄阳,名叫贾爱琴。”对于这条来之不易的信息,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欣喜若狂,他们立即与湖北襄阳救助单位联系,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查询到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一户人家的确曾经走失过一位中年妇女贾爱琴,与党临位所说的情况吻合。
一方家人走失多年没有音讯,一方离家多年流落他乡,好不容易信息相符,稍事准备,5月30日一大早,临汾市救助中心主任冯建廷立即派人专程赴湖北襄阳护送党临位回家。
千里护送 顺利到站
护送一个精神病患者长途奔波,工作人员的心里沉甸甸的,尽管细心地给她准备了药物,可还是生怕路上出什么意外,吃饭怕把她烧了,喝水怕把她烫着,上厕所也紧紧跟着她。
还好,当天20时许,救助车顺利地驶入襄阳市襄州区救助管理站。当地专门等候的裴副站长等人即刻将贾爱琴安排到另一辆救助专用车上:天色不早了,今晚让她先住在我们当地的平安医院,明早送她回家。”听到家乡口音,贾爱琴脸上的笑容似乎更多了些,她十分听话地上了另一辆车,甚至,没有与一直照顾她的临汾的工作人员道别。或许,她的心里当时只有“回家”这个念头。
顺利完成护送任务,临汾市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亲人迎接 安全返家
5月31日,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政府院内。
接到镇政府民政办工作人员的电话,贾爱琴的丈夫曹仁才十分惊喜、诧异,没想到走失多年的妻子还能安全返家,他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在外地打工的女儿,由于女儿一时不能回家,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与两位亲家带着小外孙来到民政办迎接久别的亲人。
果然是自己的妻子:她以前就有精神病,也经常外出不知道回家,但每次都走不远,有时被家人找到,有时是乡邻送回来,可是没想到那次离开家却没有回来,5年了,家里人想方设法到处找,怎么也想不到她能跑到千里之外的山西临汾。”曹仁才看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妻子,感动地说:她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比现在还糊涂,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民政救助工作者!”做了几年的“党临位”,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亲人身边,她终于又做回了自己。
贾爱琴是怎么从千里之外的湖北襄阳来到山西临汾的?那些不在救助站的日子她是怎么过来的?……对她来说,那几年空白的日子或许再也没有人能了解到,然而,这些对她,对她的家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从此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中,又能享受家人的照顾,享受天伦之乐了。
记者韩晓芳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