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法律知识 争当合格小公民
临汾新闻网讯 在日常生活中,少年儿童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遭遇人身财产侵害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7月6日,临汾晚报小记者团90余名小记者分批来到临汾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找答案。通过律师的讲解,小记者们深刻意识到:应从自身做起,把“遵纪守法”牢记于心,从而收获美好的人生,并且掌握法律知识,争做懂法、守法、学法、用法的好少年。
讲法 人人都应遵守法律
活动中,小记者们在临汾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赵雪琴的带领下,先后走进便民服务中心、远程视频服务室、档案室及会议室,了解法律援助的工作流程。
在便民服务大厅,山西宝契律师事务所的李妍洁律师从小记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校园安全、户外安全、防拐骗”三个方面,为小记者详细讲解了在校园活动和服用校园食品中如何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等;告诫小记者不做法盲,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听起来,法律似乎离少年儿童很远。事实上,不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校园学习,法律都与他们息息相关。随后,李律师还从户外行走和玩耍时,怎样遵守交通法规,以及未成年人遇到陌生人时如何分辨坏人,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向周围的大人求助等为小记者一一详述,希望小记者度过一个快乐安全的假期。
学法 人人都是法律保护的受益者
“老师,那是什么?怎么我们都在视频里?”小记者们走进远程视频服务室,惊奇地发现了自己成为了“画中人”。
“小记者们,这是法律服务资源全省互通共享,是咱们山西首创的法律援助远程视频服务,在这里连接了省市县三级中心,可以随时发起远程通话,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详细为小记者解答了远程视频服务的作用。
“利用科技手段,实现法律咨询与帮助的全覆盖,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以快捷地得到帮助,这也是我们的宗旨。”赵雪琴告诉小记者。
为满足小记者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帮助小记者接通了省中心服务室的律师连线,让小记者体验了一把“律师咨询会谈”。
在档案室,工作人员为小记者们普及了案件从申请法律援助,到案件的处理,再到最后判决的流程。
这堂普法教育课不仅令小记者们受益匪浅,也让他们心中生出许多的“问号”。为此,市法律援助中心召开了一场特别的“新闻发布会”,由专业律师“答小记者问”。
说法 人人争当守法好公民
“犯什么罪会被判死刑?”“缓刑是什么意思?”未成年人若触犯法律,会受到怎样的惩罚?”李律师,我们家的小区物业把停车位用来开烧烤摊,这个违法吗?”李律师,我见到有些人拉着横幅聚众闹事,这个行为违法吗?”……小记者迅速抛出一个个问题。
为此,律师阿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专业角度阐述适用死刑的罪名、条件和标准,以及缓刑的适用条件及对象等,着重教授小记者如何识别犯罪行为,并且就小记者提出的日常法律问题,一一解答。
小记者们的热情不减,律师们也认真地回答了小记者们的每个问题,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小记者普及法律知识,通过对小记者们的法律教育,一方面提高小记者们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增强小记者们的法制观念,提升了他们的防范能力。
赵雪琴表示:市法律援助中心不仅是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律师服务但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的弱势群体,还要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义务服务,小记者们若需要法律援助,可拨打“12348”热线寻求帮助。赵雪琴还告诉小记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一把戒尺,约束着每一个人的行为,小记者们应该争做守法好公民。
小记者张子轩的妈妈表示:此次活动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有意义,让他们明白了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坚决不能做;还让他们明白了身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强化了他们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希望这样的普法教育活动能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记者赵俊 李圣婕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