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普天同庆赞祖国 普通百姓话幸福

2018-09-30 22:18: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又恰逢改革开放40年,百姓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幸福指数逐年增高!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深入社区基层,搜集百姓对祖国生日的祝福,聆听改革开放40年来,家家户户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策划人 杨全


改革“春风”吹 家乡变化大

  说起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在自己身边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住市区输电工区家属院的王林由衷感慨:惠民政策一项项,幸福生活比蜜甜。”

  今年67岁的王林,退休前在原临钢蔬菜公司上班,回忆起四十年前的情景,她瞬间回到了过去的“片段”。

  “那个时候,和我一起工作的姐妹们都是20多岁的大姑娘,大家每天蹬着三轮车接菜、送菜。”王林笑着说,当时住的是平房,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后还要砸炭生火才能开灶,一顿折腾可谓浑身乏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王林一家人早已从原先不足几十平方米的简陋平房,迁入到百余平方米的楼房。闲暇之余,和老伴一同出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现在的临汾城,鼓楼南北街道路宽阔平整;造型各异的公共厕所让市民更加‘方便’;汾河公园、九州公园、古城公园则是广大市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眼前的一幕幕,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王林开心地说,退休工资不断增长、社区生活不断丰富……一桩桩一件件惠民利民的好政策,仿佛一阵阵春风吹进了百姓的心中,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幸福生活,也让她和老伴收获着“老有所乐”的甜蜜与温暖。

  记者 成华


国庆全家聚会忙 幸福在那餐桌上

  “中秋节,几个孩子都没有回家,他们决定国庆节一起回来,这样团聚的时间也长一些,为了让孩子们吃上一顿丰盛的团圆饭,我这几天费尽了心思!”9月29日,家住滨河南路教授花园小区的退休老师刘林龙告诉记者,回家之前,孩子们特意给团圆饭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能和以前一样,饭菜一定要变个花样。

  这样的要求,孩子们要是在以前提出来,一定会被狠狠骂一顿。但如今,勤俭节约了一辈子的刘老师认为,一顿饭吃上几百元,真的不算什么了。“以前过年过节,炖一锅红烧肉、做一条鱼,就算奢侈了,但现在别说孩子们看不上了,我也感觉有点拿出不手了。”刘老师说,今年国庆节,全家团聚之际,他特意定了大闸蟹、牛仔骨和龙虾,这些食材花了近400元,但他认为,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花这点儿钱确实不算什么。

  “今年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69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年,而我今年65岁,可以说是和新中国一起长大的,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祖国的变化。如今,我们一家住在高档小区,每个月买菜吃饭就需花费800元左右,这些变化可是实实在在的。”刘老师说,在他眼中,餐桌上的变化,才是最显著的变化,而人们的幸福指数,首先要先看“吃”!“

  30年前,好吃的没钱买,也买不到。20年前,好吃的能买到,但舍不得买。10年前,好吃的随便买,但有点贵。现在,想吃什么买什么……”刘老师说,这就是生活最大的变化,也是他认为幸福指数提高的关键。中国人以食为天,餐桌上食材的丰富,正是当下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采访最后,刘老师希望祖国变得更好、更强大。

  记者 杨全


老人骑车逛临汾 一村一景迷人眼

  “姑娘,帮我拍张照片吧!”9月29日,记者巧遇一位正在108国道靳家庄村牌楼前拍照的老人,你看能把门楼、人、自行车都拍上吗?”老人边递相机边说。

  老人姓邓,今年75岁,临汾人。“起初,只是想通过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后来逐渐发现,骑行给我带来了好多欢乐,我先后到达襄汾、洪洞,游遍了临汾的村村落落。不知不觉5年过去了,它与我一同见证着各个地方的变化。比如,以前出门时常会遇到自行车车胎被扎、晴天沾土、雨天沾泥的情况,现在则很少遇到了。”邓老感慨地说。

  此外,每次出门,邓老都会随身携带一部照相机,随时记录周边发生的点滴,就拿临汾城边各个村落的牌楼来说,可谓一村一景,各有特色,村子里对牌楼的重视,就好比人们对穿戴的讲究,说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看着家乡日新月异,邓老由衷地感到临汾进步速度之快让人不敢相信,但这些又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他的面前。

  “如今这辆自行车已经陪我走过了5年时光,几万公里,立下了汗马功劳,不瞒你说,车子上所有的零件我基本上都换过,但就是舍不得换辆新自行车,不是舍不得钱,而是舍不得与它朝夕相处的感情。今天我特意带着相机骑着它,在我每天早上骑行路过的每一处路标前拍照留念。”邓老说,感谢它陪我遇见的每一处风景!”

  记者 亢亚莉


带着父母自由行 旅游出行更亲民

  “这次去海南,我们选择的是‘自由行’,旅行社除了机票和住宿外,其他什么都不管,要不然怎么可能这么便宜,可我爸妈害怕被‘黑导游’强制消费,非让我打听清楚!”9月29日,家住鼓楼北街的张振华说,今年国庆假期,他准备带父母去海南游玩,考虑到两位老人年龄大了、腿脚不便,就选择了海南“4天3夜自由行”套餐,因为这个套餐主打自由出行,只包含机票和住宿,所以价格非常便宜,但老人害怕去了被“强制消费”。

  “现在很多旅游公司,都针对老年人、摄影师、婚纱拍照服务等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设置了‘自由行’业务,说白了,就是只负责接送、住宿,到了旅游目的地,你自由支配时间,想干嘛干嘛,这个套餐对我们来说太实用了。”张先生说,他再三解释这次去海南,就是想散散心,不必非去旅游景区,可老人就是不信,还说十年前,他们老两口贪便宜去云南,结果被宰了好几百。

  “假期即将开始,父亲却跟我说,让我换一个景区观光多的,看起来没有其他消费的,说多出来的钱,他愿意掏,我哭笑不得,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张先生说,实在没办法,在旅行社的帮助下,他联系了一位与父母同龄的老人,这个老人五一假期选择了这个套餐,去了一趟海南,玩得十分开心。后来,对方给他父母讲了实际情况后,老人这才点了头。

  “说实话,这次海南自由行,人均消费不到1500元,如此便宜的套餐,早几年遇到了,我也不敢选择,因为那时候景区管理混乱,实在是害怕被强制收费。”张先生说,如今,社会在进步,景区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旅游这个高端的消费,以各种形式走进千家万户。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