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您好,请问您是张明先生吧,您是王浩的朋友吧?他有一笔借款已经逾期,请您帮忙联系!”尊敬的用户,经评估,您的信用授信已达6000元额度!戳某某网址领取。”您获得8000额度!只要你贷,不上征信,不进黑名单,1分钟下款……”近日,市民张明的生活被完全打乱,因为他的手机频繁收到多个有关贷款的短信和电话。
借款人“跑路”“紧急联系人”被骚扰
1月15日下午,张明(化名)告诉记者,2018年10月份,他突然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为某网贷公司,并直接报出了张明的名字。待他还没缓过神来,对方告诉张明,其朋友王浩(化名)借款时把张明设置成了“紧急联系人”,现在对方欠款金额为3000元,需要张明帮忙联系。
“接完那通电话,我整个人都懵了。”张明说,王浩是他两年前做生意时认识的,但是两人仅限于生意上的往来,并没有其他交情。于是他赶紧给王浩拨打电话,此时他才发现,对方的手机号已处于停机状态。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张明得知,王浩由于经营不善,欠了一屁股外债,而他频繁接到的网贷电话,也是因为王浩在网络借贷公司借了钱,并把他设置为“紧急联系人”造成的。“我完全不知道这件事,王浩也没事先征得我的同意。”张明又气又恼,除了催收贷款的电话外,他还常常收到不同贷款公司打来的电话,有时是座机,有时是手机,内容涉及催收贷款和贷款平台推荐。“由于工作需要,经常会有客户给我打电话,我又不能屏蔽陌生号码,真是心烦。”张明说。
此外,张明还发现,与他们打过交道的生意伙伴也接到过类似电话,电话中还威胁,如果联系不上借款人,他们就要帮忙还款。张明无奈地说:难道王浩欠款,还需要我们承担法律责任吗?”
想借款成功 “紧急联系人”必填
记者通过张明手机上的短信提示,下载了三款借款app,每个app都会要求用户完成实名注册(上传身份证信息和手持身份证的照片),但在借钱成功前,软件提醒必须填写两个“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该号码必须是在借款人的手机通讯录内的联系人。在“紧急联系人”下方一栏,还有一个作为选填资料的“手机认证”,即输入自己的电话号码和运营商服务密码。软件上提示,只要输入手机服务密码,借款额度也会相应提高。
记者从手机运营商处了解到,通过这个服务密码,可以直接查找到该号码的通话记录,也就意味着,如果借款人届时不还钱,网贷平台可以通过这个密码,直接联系到与借款人平时往来密切的人。
“紧急联系人”不承担法律责任
网络金融平台对“紧急联系人”的催债方式是否合法?“紧急联系人”是否该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记者采访了市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戴华艳。
戴华艳表示,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担保人就需要承担责任,但是,一般“紧急联系人”并不是债务保证人,申请表中的“紧急联系人”的主要义务是在贷款机构无法联系到借款人时帮助联系借款人,并不承担贷款责任,在实际操作中,紧急联系人”的信息均是借款人填写,而很多情况下“紧急联系人”并不知情,网贷公司也并不审核“紧急联系人”的相关信息,故此“义务”即非法定也非约定义务,对“紧急联系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紧急联系人”是不需要承担还款及催债的相关法律责任。
但是,即便如此,“紧急联系人”也需提高警惕,如果网贷公司的合同把“紧急联系人”也视同为借款人或担保人就说不清了,因此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依法维权。
同时,网络金融平台对“紧急联系人”利用短信、电话进行轰炸式的骚扰行为也是不合法的,市民遇到这种情况时,应第一时间报警。张明可以将催讨电话进行录音,作为相关证据,向警方报警寻求帮助。
此外,戴华艳还提醒道,如果遇到朋友要求当保证人、担保人、承诺人时,在书面文件上签字一定要慎重,要认真阅读文件内容,避免无故担责或承担超过本意的责任。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