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团圆是春节最好的礼物。2月5日,农历己亥年大年初一,临汾监狱开展了主题为“电波架起沟通的桥梁亲情化作改造的平台”的亲情视讯活动,50余名服刑人员依次通过“亲情视讯”平台和家中的亲人实现了面对面的“团聚”,心与心的交流,用亲情唤起服刑人员良知复苏、善念回归,促进服刑人员欢度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
2018年以来,临汾监狱统筹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坚持教育塑魂、再造新人,切实有效地发挥攻心治本作用,坚持重特大节日开展“亲情视讯”视频通话平台服务。经研究决定,2019年正月初一再次全天开通,为了保证工作的必要性和严肃性,真正能够起到亲情帮教作用,明确了三个报名条件:一是家人年龄偏大,二是家人因身体原因不方便探监的,三是本人是外省籍服刑人员。各监区根据实际情况申报,经教育改造科严格审核把关后,最终确定了符合条件的50名服刑人员参加亲情视讯活动。
2月5日上午九时,视讯准时启动。服刑人员李某第一个开始。“妈,看到我了吗?我是小四,您新年好吗?”30岁的李某噙着热泪和80多岁的母亲交流。看到日渐消瘦的母亲,李某哭喊着,“妈,你等着我,我还有3个多月就能回家,您肯定能活到90岁,我出去后一定好好孝顺你,等着我……”短短5分钟,李某几乎是哭着说完的,视讯结束,他久久不能平静,独自一人在旁边抽泣。
服刑人员肖某,来自陕西,10年前因犯罪入狱后,妻子不久就不辞而别,给他的父母留下一个两岁的女儿,现在跟着爷爷奶奶在新疆生活。这次能申报成功亲情视讯,就是为了能见见自己的女儿,相隔十多年,面对镜头对面的这个应该叫父亲的男人,腼腆的小女孩终于在爷爷奶奶的催促下,才勉强地叫了声“爸爸”。望着对面身体日显苍老的父母和陌生的女儿,肖某此时体会到亲人相见不相识的痛苦,只能吞下悔恨的眼泪,连连跟女儿道歉说:“是爸爸的错,爸爸一定积极改造,早日回到你的身旁……”情意绵绵,亲情洋溢,可是时间飞逝,5分钟很快结束,为了不影响其他服刑人员的通话,监狱民警只能小声提醒他时间到了。
霍某的母亲因他的犯罪一怒气成了脑血栓,躺在床上多年,2018年中秋节曾通过亲情视讯工作平台见到了母亲,揪心的霍某在屏幕上见到健康状况一天不如一天的母亲后,痛苦地对姐姐说:“姐姐,代我向母亲多尽尽孝吧,让母亲等等我,我一定努力改造,早日回家,回去后我一定好好孝敬她老人家。”
10时许,监狱领导李克明、孙翔宇、任德生和李明等来到视频通话现场。在听取教育改造科科长裴红波详细介绍服刑人员视频通话情况后,党委书记、监狱长李克明强调要严格把关、加强监听,并与正在通话的服刑人员王某等进行亲切交谈,勉励服刑人员珍惜当前监狱良好的改造环境,不忘家中亲人的不离不弃,踏实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50名服刑人员的视讯,50个亲情故事。在开通亲情视讯的服刑人员中,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在面对视频这样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通话方式,加上环境、时间和心情等因素,许多人都稍显紧张,只是简单地问对方“能看见我吗、让我看看谁谁、家里有什么变化、能听得到我说话吗”等等一些平常直白的话语,但此情此景,整个视讯现场充溢着的那浓浓亲情、滴滴热泪,无不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下午5时许,历时整整8小时,视频通话圆满结束。亲情如水,亲情似火,亲情是诗。亲情,生命永恒的动力。服刑人员犯罪欲念作为一种恶,无疑是良心良知的对立面。用亲情呼唤良知复苏,用亲情呼唤感恩亲人,用亲情呼唤善念回归。实践证明,亲情视讯活动效果显著,参加活动的服刑人员纷纷表示,感谢监狱为他们提供了这次珍贵的视频通话机会,能在春节期间和亲人见面,汇报改造情况,同时也了却了多年思念亲人的心愿,一定好好改造,报答党和政府,早日新生。(裴红波 尉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