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眼下,又到了龙口夺食的麦收季节,乡间公路再次变身晾晒场。
记者外出采访时看到,附近乡镇原本并不宽敞的乡间公路的一多半,被当地农民用砖瓦块、棍棒甚至酒瓶子围起来,用来晾晒小麦,而且绵延数公里不断头,造成过往车辆无法会车,或相互剐蹭、或交通拥堵。如一不小心冲上“麦场”轧破酒瓶,不仅轮胎会受损,说不定还会发生纠纷,过往司机苦不堪言。一位前往机场送人的司机说,本来十几分钟的路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有些地方根本过不去,并发出感叹:谁来管管马路晒场?
一位正在马路上摊铺小麦的老汉说,以前在生产队时的打麦场现在都盖了房子或种了庄稼,院子又很小,不凑太阳好赶紧去马路晒干,一旦下了雨麦子捂坏了这一季就白忙活了。
粮食是农民的心血,其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也不能影响交通。对于农民来说,是不是在建房子的时候就要考虑晾晒的问题,比如把房顶硬化用来晾晒,或在自家院落或闲置的空地晾晒。村委会、镇政府应加强管理或引导,规划晾晒区域,限制晾晒路段,或者规定晾晒的宽度。既能让农民的小麦颗粒归仓,也不影响车辆通行。(高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