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英参与“爱心助学 情系学子”志愿服务活动
临汾新闻网讯 “红马甲”是她穿过最美的衣服,也是她最执着的坚持。为了心底那份大爱,她义无反顾地踏上志愿服务之路,一年之中有200多天都在忙着别人的事儿。近两年来,她的足迹遍布我市17个县(市、区),帮扶救助群众1000余人,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618小时……
她就是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要成员、尧都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市德善缘环保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张小英,虽身兼多职,但终究离不开“公益”二字。在她看来,“志愿者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荣誉,一份责任。而公益事业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自己前进的路。”
感恩是前行的动力
“感恩始于心立于行”是张小英的人生准则,也是她走上公益之路的动力。
张小英今年48岁,对儿时的事情记忆尤深。“那些年,我们一家租住在半山腰的窑洞,吃水、拉炭全靠人挑。父母忙于工作,很少顾及家务。我们姊妹几个人小力气小,每次也挑不了多少,好心的邻居们总会伸出援手,这份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步入社会后,张小英每每经历坎坷,总有好心人将她拉出“泥潭”,助她走出困境。于是,她坚定了内心的想法,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和炽热爱心去帮助他人、温暖他人。无论工作多忙,她都会抽出时间留给公益,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2014年起,张小英多次参与捐赠救助、关爱红丝带学校、贫困山区义诊、爱心慰问等志愿活动,在奉献中收获快乐。有一次,她和志愿者们去红丝带学校给孩子们包饺子。吃完后,孩子们亲热地围着大伙说:“‘饺子妈妈’,我们永远忘不了你们包的饺子,谢谢你们。”看着眼前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双双纯真的眼睛,她不禁潸然泪下,“‘饺子妈妈’会经常来给你们包饺子!”
“做公益真的会上瘾。”一说到志愿活动,张小英就热血沸腾。近两年,公益成了她的主业,需要帮助的人成了她的牵挂,唯独对家人除了亏欠还是亏欠。女儿坐月子时,她极少去探望,更没有照顾过外孙,而是奔忙于一场又一场的公益活动。女儿哭着打来电话:“你每天去照顾那么多人,为什么不照顾你的孩子,你到底为了什么?”她久久沉默,直到电话传来“嘟嘟”的挂断声,才忍不住放声哭泣。
“从记事起,家里经常会来陌生人,都是母亲从外面‘捡’回来的流浪者、精神失常者。只要母亲遇见了就一定会帮助,原本家里条件就不好,他们又把口粮都吃完了,我们只能饿着肚子埋怨母亲的自作主张。没想到,多年以后,这种情形反了过来,我成了被‘埋怨’的那一个。”张小英说,母亲是她的“引路人”,指引她用爱前行。
如今,外孙已经一岁10个月了,女儿也理解了张小英所做的一切,主动安慰她:“妈妈,你安心去做公益,等孩子长大了,我带着他一起加入。”
女儿的理解与支持,令张小英倍感欣慰:“我曾经不理解母亲的善心、热心与好心,后来渐渐懂了。如今,我的女儿在重复同样的心路历程,也在领悟做个有爱的人比做个有钱的人更幸福。”
公益是无悔的选择
“志愿服务是没有报酬的,但是我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自豪,我会把这份热爱坚守下去。”2019年,张小英彻底“改行”,把自己的事业交由朋友打理,全身心地投入志愿服务。
同年,张小英牵头成立了市德善缘环保志愿服务队,通过互联网、现场动员等方式招募志愿者700余人,组建了7个分队,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志愿活动、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了文明之城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启动了市区煤化巷环保志愿一条街志愿服务项目,像一股暖流涌入城市的大街小巷,温暖着许许多多的人。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大多市民闭门不出。张小英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连着数月奋战在我市疫情防控一线。从农历正月初七开始,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出门,同志愿者们深入社区、机关、银行等地进行消杀,深入医院、高速口、救援队等地送慰问物资,到临汾机场帮助百余名复工复产农民工登机,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配合小区门卫做检测登记,和志愿者们一次次构筑起坚强的战斗堡垒。
与此同时,每逢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她都会策划组织一系列公益服务活动,诸如“雷锋月”系列活动、“靓城提质”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健康码”志愿服务活动、“世界环境日”调研汾河流域临汾段的六个县(市、区),尽情展现文明新风尚。
最令张小英感到欣慰的是,许多孩子在志愿活动中耳濡目染,主动挑起责任、关爱他人。在一次慰问尧都区段店乡养老院的老人时,一位志愿者带着12岁的孩子参与其中。看到大家忙着给老人们洗头发、理发,孩子赶忙把洗脚的活儿揽了过去。只见,他小心翼翼地试探水温,接着把老人的脚放进去轻轻按摩。虽然动作很生疏,但他做得很用心。得到老人的称赞后,他脱口而出:“回去我也要给我的爷爷奶奶洗脚,好好照顾他们。”
只有心中充满爱的人,才有传递爱的能力,张小英做到了。有一次,她向贫困儿童发放“温暖包”,两名小姑娘换上厚实的新衣服后情不自禁地说:“我们长大后也要奉献社会,做个有爱的人。”她们脸上的笑容如同阳光一样,照进了在场志愿者的心里。
奉献是永恒的主题
熟悉张小英的人,都会惊叹于她的工作劲头儿:白天搞活动,晚上写总结、制方案、编辑公众号,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的策划和内容,就像个旋转不停的陀螺。她认为,只有步履不停,才能奔向更好的自己,才能把志愿服务事业做得更好、把爱心传播得更远。
当前,正值市区“靓城提质”三大行动和我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关键时刻,张小英和志愿者们精心策划的“捡起小烟头 扮靓一座城”志愿服务项目不仅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且将于近期实施,她又要忙起来了。
此外,她围绕文明实践、关爱家庭、扶贫助困、绿色环保社区建设等主题,不断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调研志愿服务工作、举办座谈会和专业培训。
“‘志愿者’三个字包含着两个‘心’,那应该是爱心和责任心。志愿者是一种身份,也是一份社会责任。要想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就要把志愿服务常态化。在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指导下,我将继续带领团队设计更多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理念更加普及、队伍更加壮大、活动更加深入、机制更加完善,为我市志愿服务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张小英信心满怀,她坚信脚下的路虽远但终将越走越宽敞、越走劲越足。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歌道出了张小英的理想与追求,她愿继续奉献,做好一名志愿者,去感染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让社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记者 李静 闫璟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