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守城人”:用辛勤与汗水诠释最美的“敬业福”

2021-02-18 09:23: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走亲访友,享受团圆之乐;漫步公园,寄情山水之间……新春佳节,许多人停下脚步、放下忙碌,或全家动员、或三五好友,沉浸在幸福和欢乐的节日氛围里。

  然而,仍有许多人“放假”不离岗,24小时紧守岗位,用辛勤与汗水诠释着最美的“敬业福”。一个岗位就是一种责任,一个岗位就是一种使命,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付出与坚守、奉献与担当,为城市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让我们在“有水、有气、有网、有暖、有景”的美好生活中安心团圆。街头巷尾、城市角落、寒风之中,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春节里一道最美的“风景”。节日期间,记者走近奋战在一线的“守城人”,感受他们不一样的“假期”。

  垃圾装卸工郭锁

  只愿家园更洁净

  7年,2500多天,55岁的垃圾装卸工郭锁每个夜晚都在和垃圾“打交道”,他说:“我要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环卫事业,直到干不动为止。”

  “我们是城市清洁工,热爱城市爱卫生,不怕脏来不怕累……”2月14日晚8时,伴随着《我们是城市清洁工》的激昂旋律,一辆垃圾清运车在夜色中走走停停,每到一处垃圾点,装卸工郭锁便麻利地从车上跳下,将垃圾装车运走。

  郭锁虽已是当爷爷的人了,但干起活来却不输年轻小伙子,只见他一股劲儿将垃圾桶挂在车上,待垃圾全部被倒入车内,再用扫帚和铁锨将路边撒落的垃圾清扫干净。周围弥漫着的味道让路人避之不及,但郭锁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环境。

  这几天,市区生活垃圾剧增,每个垃圾点的垃圾桶都被塞得满满当当。从向阳路到建设路,再到解放西路、解放东路、兵站路,一连收集了近百箱垃圾,郭锁未有片刻停歇。“现在垃圾清运车自动化程度很高,智能化设备节省了很多人力,比以前轻松多了。”说着,郭锁操作车辆侧方按钮,清运车后盖自动打开,又按下一个按钮,挂在车尾的垃圾桶缓缓抬起,垃圾随即被自动倾倒进清运车。

  有时刚准备发车,赶上商户送出来垃圾,他都会耐心等待,或者前去帮忙。遇到垃圾桶与餐饮垃圾粘为一体,他一遍又一遍清理干净;碰到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混合的垃圾点,他还得做好分类,从不马虎。郭锁介绍,“为了不影响人们的出行,清运车每天必须赶在早高峰前将垃圾清运完毕,还要随时和负责各条路段清扫的环卫工人保持联系,确保垃圾及时清运,路面干净整洁。”

  由于工作时间的特殊性,从事清运工作以来,郭锁全年无休,春节也不例外。遇到过节或者突击装卸任务,一天工作10余个小时也是常事。对于这份辛苦,他言语中却充满了自豪感,“看到临汾这些年的变化,我觉得很开心。这座城市的整洁有我的一份汗水,再苦也值得。”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种既脏又累的工作,许多人无法体会其中的艰辛。郭锁和同事们却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精神将这份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让城市更加干净。对他们来说,自己的辛勤劳作能换来市民的认可,就是节日最好的礼物。

  燃气维修班班长武伟东

  保障用气民无忧

  “家里突然闻到一股味儿,可以过来检查一下吗?”2月11日,大年三十下午5时,刚刚结束一户维修工作的临汾燃气公司南城管理站维修班班长武伟东又接到“加急”派单。他叮嘱了注意事项,立即背上工具箱,开车向市区平阳南街三和家园小区驶去。

  此时,室外温度只有几度,武伟东的额头却挂着汗珠。来不及休息,他三步并作两步,一口气上五楼来到居民家中,进入厨房拿出检漏仪对燃气管道和燃气灶进行反复检查。一番检测排查后,原来是燃气阀门老化导致燃气泄漏,凭着熟练的“功底”,武伟东三下五除二就修复了“漏点”。细心的他又发现,连接灶具和燃气管道的软管已发黑,存在安全隐患。在普及完安全知识后,他又更换了软管,及时为用户消除了隐患。当检漏仪数字变为0时,这家人才松了一口气,再三道谢。

  “阿姨,用天然气时要打开窗户通风.再有什么问题,随时拨打客服电话,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临走时,武伟东还不忘再三叮嘱相关事项。随即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户居民家中……

  “燃气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春节是居民用气的高峰期,我们除了有过硬的检修技术,还得处处细心,容不得一点马虎。接到派单之后,我们会第一时间上门。这几天,每天的入户量都达到了20余家。”对于节日的忙碌,武伟东早已习以为常,工作量增加、工作强度增大,他也毫无怨言、从不懈怠。

  武伟东所在的南城管理站负责市区6万余户居民的燃气维修和送气工作。穿梭在居民小区中,提着10多公斤重的工具包,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炎炎夏日,只要有“急电”,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保障着管辖范围内居民的用气安全。一年365天,几乎天天有活儿干;一天24小时,不分昼夜,随时“在线”。

  入行6年来,武伟东已从一名普通维修员蜕变成维修班班长,还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对他来说,放假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是,每当收到用户的感谢,看到他们脸上的神情由焦急转为喜悦之时,他的心里就会涌起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今年春节,武伟东又毫不例外在繁忙中度过。他说:“虽然很累,但很欣慰,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广大市民用气无忧、守护万家安宁幸福。”

  泵房工人尉志华

  只为“清泉”进万家

  进厂流量、出厂压力……2月11日晚8时,在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龙祠净水厂泵房里,尉志华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屏幕,分析着运行数据,确保一切正常后,又进入泵房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不停记录着各项数值。

  随着春节假期的到来,用户用水量猛增,为了保障和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尉志华和同事们不敢懈怠,加强巡视,合理调配,查看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抽水压力是否跟得上,尽最大努力确保供水稳定安全。

  嘈杂的声响、闷热的环境,让人不觉有些烦躁,42岁的尉志华已在这里度过了22个春秋,每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她说,“水是生命之源,家家户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尤其是节假日。净水厂泵房是输送自来水的最后一站,从抽取过滤水到输送至用户家,设备需要不停运转,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将导致停水。”

  “春节”对他人来说,是感受家人团圆的美好;对尉志华和同事来说,不过是普通的工作日。连续十几个除夕夜,尉志华都是在泵房里度过,今年也不例外。她说:“能够保障市民正常用水就是节日里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休息了,市民家里就没水了”。

  守着枯燥乏味的工作,面对“冰冷”的设备,供水人一丝不苟、从无怨言,始终把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放在首位,维持着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永不停歇的机器运转,使得一汩汩清泉畅通无阻地流入千家万户。

  “清污管理队”队长孙全伟

  扮靓街景用心干

  “儿子,你到底什么时候回家呀?”

  “快了,忙完今晚肯定回!”

  2月11日除夕夜,半个多月没见到儿子,孙全伟89岁的母亲再次打来电话询问。孙全伟一直奔忙在靓城提质一线,用心守护着城市街景,已经近20天没有回过只有两条街之隔的家了。

  等不到儿子回家,母亲一天三次电话催促,妻子多次叫他回来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但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快了,快了”,一直到除夕晚上,家人都没有看到他的身影。凌晨一点钟,忙完手中的工作,孙全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面对家人的“埋怨”,他却说:“赶在大年初一把街道上的灯箱安装好,这个年才能过得踏实。”

  为了维护靓城提质的成果,去年9月份,市城市管理局环卫中心成立了由30余人组成的清污管理队,负责对市区主次干道的清理、清洗和管理工作。作为队长,50多岁的孙全伟事事做表率,带领队员们放弃节假日,早晨6点“上岗”,晚上10点“收工”,不断擦亮城市“颜面”。春节假期,为了街道更美、更靓,他们每晚都奋战到凌晨。

  大年初一早上,孙全伟一如往常带着队员们忙碌起来。解放西路行署巷内,他们顺着路边围墙,用铲子铲、清水冲、抹布擦,不一会儿功夫,一堵亮堂堂的围墙便呈现在眼前。

  接着,他又和队员们奔赴向阳西路开始巡街:捡拾垃圾、清理污物、冲洗街面,一刻也不停歇。犄角旮旯任何一处细小的垃圾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街道两旁每一处乱涂乱画都被他们清理得无影无踪。这已是他们连续工作的第150余天,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孙全伟说:“看着街道干净整洁、城市逐渐变美,心里感到特别欣慰。既然干的是这份工作,就要尽心尽力把它干好。”

  顾不上收拾自己的“小家”,却把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我们的“大家”;错过了年夜饭和春节晚会,却连夜把城市装扮一新。孙全伟笑称:“晚会什么时候都可以看,饭什么时候都可以吃,但为广大市民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是每时每刻的事。”

  网络维修员王朝辉

  “网络世界”不掉线

  “解放东路电业局家属院网络主线路损坏,影响26户居民上网……”2月14日一大早,中国联通临汾分公司云网交付中心维修员王朝辉的手机收到派单信息,10分钟后,他便赶到了现场。

  由于涉及用户多,需要对不同线箱内的线路进行测试,才能“对症下药”。王朝辉背着重重的工具箱,往返于不同单元楼、一遍遍测试线号,不一会儿工夫便找到了“问题症结”。按上新线路、测试网络信号,一个小时后,网络恢复了正常。面对居民的道谢,他连忙回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随即又赶往下一个维修点……

  31岁的王朝辉已从事这份工作10余年,在他的记忆中,每个节假日都是模糊的。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接到工单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这些天,他穿梭于大街小巷、居民小区,修复着一个又一个故障,保障节日期间市民能够正常上网。他说,“春节期间,家里都有客人,没有网络的确不方便,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最大限度保障客户网络的正常使用,让大家都能安心过个好年。”

  “我负责的片区为五一路以北,开发区和河西,涉及数万户居民的网络线路维护与服务工作。守护群众正常用网永远没有‘尾声’,越是重大节假日,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对忙碌习以为常的王朝辉来说,这是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如今,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正是这一个个网络“守护者”的日夜坚守,才让我们的“网络世界”不掉线、日常生活更“多彩”。

  换热站站长梁瑞

  为了“大家”暖如春

  “我们小区的暖气管道漏水了,你们赶紧来看看吧!”2月11日中午,正在站内忙碌的市区向阳西路换热站站长梁瑞接到环保局家属院居民的电话,对方急促的声音里透露着焦虑。挂断电话,梁瑞即刻带领运行工赶赴现场。

  到达小区后,梁瑞发现小区进水主管道漏水,必须进行破地面处理。他通知抢险队后,在现场开始组织抢修。破地、挖坑、搭卡子……确定好漏水地点,梁瑞和抢修人员经过7个小时的“战斗”,彻底排除了这一险情。梁瑞随即长舒一口气,“大过年的,可别让居民们‘难过’。”

  梁瑞所负责的片区有27座换热站,担负着一万六千余户居民的供热工作,且大部分都是老旧小区,因管网老化,用户报修是常事儿。春节期间,他带领站上所有人员坚守一线,维护着片区供暖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广大市民春节期间温暖过年。他说,“管道漏水的情况十分常见,而且突发情况经常发生在夜间。越是节日里,我们就越得绷紧弦,入了供热行业,就要习惯这样的繁忙。”

  其实,自供热季开始以来,“白加黑”“5+2”就是梁瑞的工作常态,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接听用户咨询电话、入户解决用热难题、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不断调整运行参数……即便再忙,梁瑞和同事们也从没降低工作标准,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每天的“必修课”。

  10年来,从奔波一线的运行工到供热站站长,梁瑞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这些年来,他没有陪家人过一个团圆年,家里的大事小事也顾不上,尤其是供暖季的120多天里,连回襄汾老家看父母都是一种奢侈。他遗憾却无怨无悔,“只要供热没问题,这个年过得就踏实。只要用户家里暖了,我们的付出就值得。作为一名供热人,保障千家万户稳定供热,为用户解决供热难题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辛苦我一个,温暖千万家,供热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正因为有了他们,才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浓浓暖意。

  记者 闫璟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