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意识先行

2010-06-21 15:5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节约能源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很重要。”6月12日的市区平阳广场,一位市民用如此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就在仅仅10分钟前,她驻足于“节能宣传周”活动启动现场,接过了由市长罗清宇亲手发放的节能宣传材料。
紧攥着这份宣传节能法的资料,这位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断地说,要详细地了解,要用自己的切身行动来支持节能。
回顾以往,人们对节能的理解和关心似乎远远不能与目前相提并论。记得就在2008年,记者在进行一篇关于节约型社会的报道时,有一名年轻人在接受采访时漫不经心地说:“不管是水、电、油,我个人又用不了多少,也省不下多少,节约那点儿没多大意义。”如此言谈,让记者时隔两年之久,依然记忆犹新,如鲠在喉。
即便是现在,“长明灯”、“长流水”等各式各样的浪费行为依然可见,令人揪心。
在“节能周”期间,通过连续与多位市民面对面地采访,记者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此时非彼时,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社会舆论的引导,让市民的节能观念得到了很大转变,从之前感觉距离遥远到如今的息息相关,从曾经的漠不关心转变为如今的积极关注。
在市区平阳南街一家文化公司负责行政工作的张英说:“以前也不太重视节能,后来为了节约办公成本,我们公司举行了一次活动,大从外出用车,小到办公纸张,还有日常工作中的节水节电。一个月后我们做了核算,节约下来的办公成本非常可观,现在我们每名员工都非常注重工作中的节约。”向阳路北门外小区的刘大爷是一位节能生活的身体力行者。他表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稍微注意一下,节水节电和肆意浪费每个月的结果大不一样。现在刘大爷不光自己参与,还在照看小外孙和孙女的时候非常注意进行培养,“现在3岁的孙女都做到了随手关灯、随手关水。以后不光要培养节约意识,还要教给他们更多的节约知识,从小养成好习惯。”在市区解放路,私家车主冯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他对节能的关注程度比较高,他分析道,“主要是我们现在依赖的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比如煤炭、石油,这都是用一点就少一点。”近几年油价的上涨让这位“有车一族”感触颇深,用车成本的大幅上升不仅让他意识到能源紧缺的日益严重,也让冯军决定以后出行要改变方式。“以后近点儿的地方就步行或骑自行车,既节省又锻炼,远点的地方再开车或乘公交车。”在此次“节能宣传周”期间,还有一项活动是6月13日的“能源短缺体验日”。在市直机关单位工作的一位刘先生接受了采访。时值当天中午,烈日当头,他表示这个“体验日”很有感触,“今天步行来上班,上班也没有开空调,下午有个会议准备坐公交车去。”能源“短缺”让刘先生直言“真可怕”,他表示,今天深刻感受到了能源的重要性,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真是息息相关。
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最深刻地感受到节能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用自己的行动支持节能。然而,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有半数以上的市民不知道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
刘先生建议,希望能有更大的宣传力度,让所有人都知道并亲身参与到“能源短缺体验日”活动中。他说:“人们只有亲身体验了,才能更好地支持节能。”曾接受记者采访的张英说,节能行动最好能发动咱们临汾的一些民营企业和单位参与进来。她说:“私营企业一些看得见看不见的浪费也十分厉害,如果以单位名义组织和发动,成效一定不错。”而且记者发现,虽然大部分市民节能意识已经得到很大强化,但许多人的节能知识还比较匮乏,仅限于知道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节水、节电、节油的小常识。作为节能的重要组成,一些新型的节能产品及节能技术还不为大众所熟知。
节能之路任重而道远。“节能宣传周”虽然落下了帷幕,但是短短7天的支持远远不够,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实际行动将这个“节能周”升华至“节能年”,甚至十年,乃至百年……
相信随着广大市民参与进来、行动起来,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前景将充满曙光。(记者 柴云祥)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