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正课何须“补”

2010-09-27 10:0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同事日前讲了这么一件事:一位我市某重点高中学校的老师课外给学生补课,一课时25元,一学期40课时,光这一项补课费就得交1000元。据说,这老师带了100个左右学生。1000×100=100000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光这一项收入就近十万元呢?我就纳闷,这老师课外带这么多课,他又怎么能保障正常上课的质量呢?
网上有这么一个帖子:说某市中学辅导班“泛滥”,老师本应当在课堂传授的知识留下一半,拿到家里讲给辅导班的孩子。这样会使一些不去辅导班的孩子无法完成老师的作业,时间一长,成绩一有下降,家长们就着急了起来。为了不让孩子落下,不得不交上这笔不菲的“小灶费”。
当然,校外辅导班火爆的原因,还来自于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对于家长们而言,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所有孩子中出类拔萃,能够通过勤奋考上理想的学校深造。因此,他们便认为勤能补拙,即使脑子再不好使的孩子,只要多给他们补习功课,同样能超过聪明的孩子。殊不知,这样做效果也并非理想。经常补课的孩子,或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或者对家长敷衍了事,补课的效果可见一斑。一些社会辅导班正是看到家长对孩子这种过高的期望值,于是,便打着各种旗号给家长们解决“困难”来了。
近几年,教育部门频频出台“禁补令”,目的就是要给学生减负。教育部门也明确规定,学校不许办学习班,但实际上,部分在职教师在一些培训机构兼职的现象仍存在,甚至个别在职教师在学校的课堂上有所保留,将部分知识点留在校外培训时传授。采访中,一些学生和教师向记者透露,有不少在职教师在校外私自开办补习班,虽然是学生自由选择,补习费也比社会上的低一些,但面对自己老师的补习班,又有几个学生敢不参加呢?
只要有利益存在,只要应试教育的机制不变,那么学生“减负”的各项政策、规定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校内减负校外加压现象就难以避免。看来,要想真正为孩子减负,还需要为人师长者真正“减负”。

(晓琳)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