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说起上周最让家长揪心的事,那就是中考成绩揭晓、普通高中录取的事。考了高分却没有上好学校,成为一些家长挥之不去的痛心与遗憾。
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例如,一个平时学习较好,估了620分而实际考了589分的学生,7月10日打开临汾招考网,发现没有被一所学校录取。家长和孩子意识到以前的志愿报的太高了,于是重新商定了学校。
可是,第二天当他们打开招考网站填报征集志愿的时候,却发现所有优质高中全部招满,而备选的没有一所理想的学校。家长懵了,想到没为孩子报到一所合适的学校,不禁心如刀绞。
今年的中考网上招生政策首次使用,把许多家长打了个措手不及。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中规定“从2015年起,所有普通高中招生一律实行考生网上自主填报志愿、网上统一录取。考生未在网上填报志愿的,一律不能被普通高中录取;未经统一网上录取,一律不能进行新生学籍注册”。这对一些还在以旧思维应对中考的家长来说无疑是迎头一棒。按照往年的做法,即使志愿没有报好,分数下来还是可以找学校疏通关系二次择校,但今年是不可能了。因为市招考委、市教育局严禁任何学校擅自组织生源,学校自行组织的生源市招考委不予办理录取手续,学籍管理部门不予注册学籍。也就是说,不管你分数如何,如果你在网上没有录取成功,那么任何学校不敢收你。通过关系择校的历史应该是不会重演了。
于是,有人说,今年的新政策亏了一些高分学生;也有人说,今年的新政策“便宜”了一些低分学生。在笔者看来,这就好比是哲学的两个方面,有利者必有弊,但利弊如何转化,全靠当事人如何操作。例如,填报志愿一定要分析近年来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并根据孩子的学情谨慎选择学校,不拔高不降低;另外,一定要选择一所保底的学校,考场千变万化,万一孩子考不好,还能有学上、上好学,不留下遗憾。(郭璞)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