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维权:从身边小事做起

2011-03-14 08:5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又是一年3·15。提起消费者权益日,大家都会对其拍手称快。因为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人人都是消费者,消费维权的理念可谓已经深入人心。这对于肃清市场上一些商家的不法行为和投机取巧,绝对是个福音。但不得不说,我们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和维权理念还远没有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在一些数额不大或者没有习惯的消费环境中,往往会对发票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笔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一些小事可见一斑。首先,消费维权意识应时刻牢记于胸。三五朋友小聚,打车区区几元,很多时候,或者是嫌麻烦,或者是碍于情面,几十元的小额消费,我们往往就会选择对发票潇洒地挥一挥手,觉得其可有可无,索性不予理睬。殊不知,这不但为商家偷税漏税提供了可乘之机,还可能在日后的消费纠纷中将主动权拱手相让。笔者曾有一次打车出去吃饭,到达目的地后却不小心将手机落在了车上。由于没有索取发票的习惯,笔者除了慨叹倒霉之外,再无它法。其次,消费者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防范常识。现在的市场上商品名目繁多,鱼龙混杂,冒牌山寨货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如果没有一些最基本的去伪存真的本领,那吃亏上当可就不会是一回两回了。正品的益达口香糖一瓶在超市内售价10元左右,街上叫卖的买两瓶送一瓶的促销无疑让笔者心动。买回家一尝,那口味何止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笔者在此提醒,消费者在购物时不要过于贪图便宜,价廉的背后往往潜伏着陷阱。另外,对于商家惯用的打折清仓让利促销的杀手锏,消费者更需擦亮眼,先看看清楚再三思而后行。最后,消费大环境的整饬肃清亦需要广大商家的积极参与。
维权最新案例年年递增,打假手段对策更是层出不穷。但社会上依然不乏为牟取暴利而铤而走险的商家。笔者以为,如果只是一味地从消费者角度入手整治市场乱象,或许在短时间内可以药到病除,但长远来看却很难起到标本兼治的成效。
相反,倘若能量体裁衣,为商家制定一套成文的从业道德规范,并给予一定的奖惩手段,或许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毕竟,法律法规是最低层面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端的法律。如果不能从道德层面上给惟利是图的商家以鞭策,消费维权,这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将很难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王小庚)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