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食品”鱼目混珠
乔先生过年的时候去走亲戚,买了一箱“伊利”优酸乳饮料作为礼品,等到了亲戚家才看见包装上写的是“博牛”优酸乳。随后乔先生找到商家理论,商家开始理直气壮,态度非常强硬,不予退换。当乔先生说要去相关部门投诉时,商家才勉强给他退了货。
在一些小型市场上,大家可能都讲过“康帅傅”方便面、“粤利粤”饼干、“营养块线”牛奶等“山寨食品”。专家指出,这些“山寨食品”外包装颜色、图案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一些商家将这些“山寨食品”与正牌食品在同一货柜摆放,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上当了。针对此类食品涉嫌商标侵权及冒用知名商品包装行为,工商部门加大了查处力度,我们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尽量选择正规商场、超市消费,多比较,不要被“山寨”忽悠了。
一条裤子引发的争执
“我年前买了一条牛仔裤,结果只穿了一个星期,裤子便开了线。这是什么质量啊?……”市民张先生气愤地告诉记者。
张先生今年2月份在鼓楼东路某服装店买了条牛仔裤,不论肥瘦大小,还有裤型,张先生都特别的喜欢,便买了下来,谁料才穿了一个星期就出现了问题。于是张先生便去找店家理论,希望能退货或换货处理。但是店家态度很强硬,说卖出去的东西概不退换只能修复。双方便争执起来,张先生气不过,便选择将服装店的门堵住不让顾客进入。最后店方找来警察,在民警的调解下,店方答应给张先生换一条裤子,并承诺一个月内再发现此类问题,便给张先生退货。
同时,民警告诉张先生不应采取堵门这一极端行为,应选择正当的途径,比如拨打消费者维权热线“12315”来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由于服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有些厂家只顾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来降低生产成本,以低价格来占领市场,导致服装质量下降,服装也就成为春节过后消费者投诉的焦点。(记者 鲁剑 姚建 侯映坤)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诚信连着你我他
下一篇: 消费维权:从身边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