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有个16岁的孩子,脑子聪明、反应敏捷,学习成绩很好,长得又高又帅,可谓是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而且孩子从6岁开始拉二胡,寒来暑往,十几个春秋,无论炎炎烈日还是雨雪天气,从未间断过学习,二胡拉得很好,已经达到十级专业水平。
当别人都在羡慕老乡的孩子如此优秀时,这些日子她却为孩子而苦恼头疼,甚至因之失眠,每天都在担心,只怕接到孩子老师的电话。原来在学校上课时,老师讲课有时候拖堂,孩子表现出一种特别不耐烦情绪和举动,惹得老师时常给家长打电话,报告孩子这些所谓的“劣迹”。
一提到“劣迹”二字,就想起曾经令国人震惊的大学生马加爵残忍杀害4名同学的事件。想起邻居孩子说他们班班长是英语科代表,学习成绩很好,但非常高傲,看不起人,老师也偏心她,但她却在背后骂老师,甚至用英语书写方式骂老师。对此,大家都很是不解。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童话大王郑渊洁和古董鉴定专家马未都关于什么样的古董最有价值的对话。郑渊洁问马未都“是不是越少越有价值?”马未都摇头。郑渊洁问马未都“是不是年代越久远越有价值?”马未都仍然摇头。郑渊洁纳闷时,马未都说出了答案——“品质”。在我们越来越注重学习本身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孩子品质的教育。何止是古董的鉴定要看品质,其实人也是一样,品质才是关键。(卫红丽)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享受“方便” 就从爱护公厕设施做起
下一篇: 官员也吃“地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