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还能怎么活

2012-02-10 09:4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湖北咸丰县一六旬老人潘启厚患病3年,久治不愈。为了节约费用供两个孙子读书而放弃治疗,喝农药自尽。据了解,潘启厚家欠债达14万元。(据中国新闻网)
本该是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之时,却因为患病久治不愈而放弃生命。如此悲怆与痛心的一幕,让人禁不住心生悲凉。还有2011年的重庆农妇“剖腹自医”事件,她因病无钱手术,挥刀自剖放出腹部积水。不知道诸君看了这些消息之后是什么样的感受,笔者只能感到心酸、心痛、无语……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该怪谁呢?怪这些轻生者无知吗?他们也得有那个资本活啊!
潘启厚承受不起生活的重担,告别了这个让他活不起的世界,他用自己的生命向这个社会宣战。“喝农药省医疗费”与“剖腹自医”,以及之前出现的为治病不惜犯罪入狱事件,均是对当前的拷问:生存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弱势群体,在面对重大疾病的考验时,该求助于谁?老人和农妇之死,缘于经济贫穷,但又何尝不是缘于相关制度的漏洞和缺失?时下,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依然严峻,虽然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相关制度仍然不健全,特别是救济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如今一些地方的医院已经有了“先救治后结算”的制度设计,民政部门也一直以“扶困救弱”为最根本原则,社保、慈善基金体系等也在逐步完善,但具体到生命个体,这些制度、部门、基金显然仍是无法面面俱到的,无法让每一个民众都能得到充分的 生命与健康保障。特别是像重庆农妇那样没有社保、身患重大疾病者,以及湖北咸丰这位老人一样的久病者。
设想,如果潘启厚可以不为看病发愁,如果孙子读书也不用这个贫困的家庭负担,如果他可以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如果………笔者敢再奢望那么多“如果”了,只愿一个个家庭不再为这基本的“教育”“就医”而承受重负。
卫生部长陈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要把增强对农民健康的风险保护作为巩固完善制度的突出重点,在普遍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程度基础上,做出有效制度安排,建立稳定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这,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愿这个保障机制离我们不再遥远。(郑轲)

  【责任编辑: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