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奥数”毁了孩子的数学兴趣

2012-10-25 09:3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当前,奥数培训潮有向下蔓延之势,有的家长甚至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把孩子送到奥数培训班。殊不知,这非但不能培养孩子的数学素质,反而使孩子过早地承受压力并导致终身对数学失去兴趣!
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才是学习数学的最佳营养剂、催化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这也说明,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兴趣才是数学能力得到发展的前提。
大家知道,孩子在小学阶段普遍具有注意力分散的特点,但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却会集中注意力并能持久。因此,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时时处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是培养孩子数学能力的根本。
老师首先应该通过刻意创设的生动情境,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儿童在小学阶段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如果能创设出把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数学应用情景,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能激发出孩子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
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也是激发数学兴趣的途径。儿童的好胜心强,在竞赛的条件下比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老师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各种比赛,如“夺红旗比赛”、开火车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谁最细心,等等。形式多样的比赛,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他们受到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热情就会更高。
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动手能力,也是提高数学兴趣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在认识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才能激发高昂持久的兴趣。因此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让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使他们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在操作活动中,手脑达到有机地结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外,适当的表扬奖励,也能有效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枯燥的,但是通过数学活动,孩子因此而得到关注、信任、理解和认可,得到尊重、鼓励、肯定,这种欲望正是儿童参与学习的内驱力,这时对他们的评价、表扬,就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佩服、满意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点头,一句由衷的赞美“你观察得真仔细”,一声真诚的劝告“做题可要细心,不要被它糊弄哟!”都会使他们久久不忘,掀起他们情感的涟漪,增强对数学的兴趣,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王跃文)

  【责任编辑: 张君宇】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