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卫生,是农村之所缺、农民之所盼。随着农历新年日益临近,“三下乡”活动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情欢迎。各级各有关部门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将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搞好“三下乡”活动,需要雪中送炭,更需全面持久。要把组织活动与机制建设结合起来,既抓住当前效果,也考虑长远利益,通过有效工作机制,保证“三下乡”常下乡;要把“送”与“用”、“送”与“建”结合起来,在提高效果上下工夫,在下送的过程中注重加强队伍设施建设,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机制。
搞好“三下乡”活动,要把集中活动与经常工作、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发挥示范作用,突出工作重点,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致富能力;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把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从城市传播到乡村,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下乡”活动是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重要惠民活动,对于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积极改进创新“三下乡”工作,坚持不懈把党的惠民政策送下乡,把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各项服务送下乡,把春节期间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好,真正为群众送温暖、送欢乐、送健康,使更多农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锡刚)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打包”不丢面儿
下一篇: 但愿15元盒饭不再让我们“内牛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