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需要“” 更需要“良心”

2013-07-15 08:58: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时值汛期,国内一些城市相继“呛水”,城中看海”地铁观瀑”的调侃背后尽是为内涝所困的狼狈相。近期一场50年一遇的暴雨,让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夜不能寐,永久解决渍水问题”的誓言,多少让人读出了其对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痛定思痛的意味。

1862年,法国文学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面对暴雨洪水的屡次“拷问”,我们窘态百出的城市交出的多是一份不合格答卷。舆论不禁频频发问:城市的良心”在哪里?其实,良心之问”是对城市“里子工程”与“面子工程”关系的重新认知。宽阔的马路、高耸的楼厦、气派的广场,可以尽显现代都市的光鲜繁华,城市主政官员的政绩如何一目了然。相比之下,深埋地下的排水管网建设得怎样却不似这般直观。于是,拉大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品位,偏重大张旗鼓的地上“面子工程”建设,对地下“里子工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几成城市建设决策者的共通选择。然而,恰恰是这被遗忘的“下水道”关系着城池和老百姓的安危——不畅达的地下管网不足以接纳滔天之水,群众的生命财产时刻浸泡在危险之中。犹记去年7·21特大暴雨,京城成为泽国,部分市民因之殒命,发生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略显悲壮的一幕实在引人深思。

为官者言必称民生,市民能否安居乐业、生命能否无忧考验着城市决策者的良心。面对暴雨等自然灾害如此不堪一击,说明高楼大厦不足以支撑起一座城市真正的现代化。内涝的尴尬已使厚此薄彼的城市开发建设弊端屡现,攸关生死的“里子工程”必须得到切实重视。

我想,倘若夜不能寐并誓除水渍问题的市长多一些,那将是现代城市之福,更是一城百姓之福。龙应台曾说: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因为‘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来。’”这句话是有丰富含义的。

与“面子工程”拆拆建建不同,下水道这样的“里子工程”只要设计科学合理、建设严谨保质就会一劳永逸。据说雨果当初绘过图纸的巴黎下水道至今都是先进的,甚至还辟出了“下水道博物馆”;青岛被冠以“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据称上世纪初德国人占领青岛期间修建的排水系统,至今仍可在暴雨中发挥良好的排水作用。凡此种种,实实在在的“城市的良心”泽被的往往不止一代人。

日前,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城市要编制并报送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住建部还印发了编制大纲,其中要求,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6个大中城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地级城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等等。

这样的硬性要求能否唤醒“城市的良心”,我们拭目以待。孙宗林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