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环境改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集中整治,县城卫生大大改观,所到之处,路面整洁了,小广告清理了,秩序文明了。但在个别农村,公共卫生却不尽如人意:污水沿街流、塑料袋四处飞、垃圾路边倒,破砖烂瓦、腐烂菜叶堆积如山,不仅破坏了优美的自然环境,还给农民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更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形象。
当前农村环境卫生差,原因有三:一是村民的文明环保意识低。一些人认为村里的垃圾多少年来一直就是这么处理的,也没有发生过什么问题,再说了农村地广人稀,即使有些污染也不甚要紧。二是“两委”干部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认为发展农村经济,找项目、建企业、引资金是头等大事,哪有多余的精力去搞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三是资金投入不足。上级补助资金少,村集体普遍缺乏收入,经济拮据,实力有限,导致农村垃圾的收集、清运、填埋等基础设施长期滞后,形成了一些村庄垃圾无人管的不良现象。
农村环境卫生是涉及广大村民身心健康的一件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广大农民群众希望各级政府在“创卫”工作中,能把农村作为重点,坚持“城乡并举、以城带乡”的原则,扶持农村卫生工作,使农村和县城一样干净漂亮。为此,笔者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农村卫生建设。一是加强宣传。培养农民社会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农村是我家,美丽靠大家”,人人要爱护农村环境,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爱环境、爱美化的好思想和好习惯。二是狠抓硬件建设。各村要建一个垃圾填埋坑和若干固定垃圾池;乡镇要为农村配备垃圾清运车,破解卫生难题。三是建章立制,形成制度化管理。制定乡规民约,签订农村环境卫生责任状,规范和约束村民的卫生行为。县、乡、村层层建章立制,分工划片,明确职责,并定期开展检查和评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张俊玲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不可小觑的空饷腐败
下一篇: 将献血与中考挂钩受损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