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觑的空饷腐败

2014-09-26 09:41: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河北清理5.5万人,四川清理清退2.8万人,河南清理1.5万人,吉林清理8600余人……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四省已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9月24日《新华网》)

根据审计、纪检等部门查处的情况,吃空饷”者往往脸谱各异,手段更是五花八门,如:长期旷工但工资照领的“旷工饷”,长期请假却依然拿钱的“病假饷”,伪造人员虚报多领的“冒名饷”,瞒报去世继续代领的“死人饷”,一人领取两份以上工资的“多头饷”,未按规定核减或核销待遇的“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权力安插进编领钱的“挂名饷”等。其中,一些案例的荒谬程度更是让人瞠目。

10万余人吃空饷,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呀!虽然历经数次清理空饷的行动,但总有很多令人吃惊的“奇迹”会发生,是清理力度打了折?还是阻力太大?很多问题值得深思!

以前,人们说起腐败多指官员贪污受贿、奢侈浪费,是不为老百姓着想的贪官、昏官。而在现实,有一种腐败隐蔽的很深,破坏力也很强,那就是吃空饷。试想,无论吃空饷的方式如何花哨,但肯定要通过一定的人事组织程序,要通过主要领导签字,这种见不得阳光的“交易”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既得利益者,不但破坏了人事纪律,破坏了当地财政制度,而且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的人才竞争与发展。此种“交易”背后的腐败最为百姓所痛恨,危害力不容小觑!

所以,当我们为4个省清理了10万余“吃空饷”者的成绩单而庆祝时,更要关注每一个“吃空饷”者背后的操盘手,要让他们现形承担责任。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权力监管失范、查处不力、违规成本过低是主要原因。治理“吃空饷”从源头禁止“发空饷”更为重要。对于人事、财务等监督管理不力、失察渎职的相关责任人也要加大问责力度。

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