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许记旺:一腔热血打造出一个明星村

2016-03-03 10:18: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十佳蒲子好人”颁奖仪式中,干事创业的好“村官”许记旺自2003年担任蒲县克城镇河北村村干部以来,修桥铺路,成立保健院,建村民广场,整理土地,发展养殖合作社,一步步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这十余年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甚至当女儿罹患直肠癌的消息传来时,他仍两脚踩在泥粪中,在养殖合作社忙碌着。

  修桥铺路 完成村民祖辈夙愿

  走进河北村,高大宏伟的进村牌楼下,横跨克城河的河北大桥连接着通村大道。通村大道前后与大小五座桥串联在一起,北起河北村,南与省道洪永线相交,是全镇第一条乡村水泥路。

  河北村受河阻之苦年代已久,学生误学、失足落水、涉河丧生的事屡屡发生,架桥修路是全体村民的梦想。“建桥所遇到的困难先不说,光河南岸连通省道的那段路跟夏柏村协商就没少费劲。”村民王二某介绍道,因为河南岸属夏柏村地界,而要取直修成8米宽的公路,势必要占据村民土地。许记旺便召集人马,开会、讨论、研究、谈判、丈量、计算、兑现补偿,彻夜商谈,有时甚至熬得满眼血丝。那时,许记旺是村委主任,村里大小事他都一肩挑,光他垫进去的资金都不计其数。但他不曾有过怨言,因为许记旺深知修桥铺路是河北人祖祖辈辈的夙愿。

  2006年3月,通村大道奠基动工,当年9月胜利竣工,剪彩庆典的当天,全村的男女老少欢呼雀跃。

  发展新型农业 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

  除了通村大道深得民心外,育肥牛养殖合作社更是远近闻名。

  2008年,许记旺担任村支书以后,为了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模式,秉承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利用万亩土地种植牧草、农作物。牧草和秸秆育肥牛,牛粪产生沼气,沼渣种植无公害小杂粮的循环农业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了育肥牛养殖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办法,年出栏肉牛500头,收入高达12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

  对于育肥牛养殖合作社,许记旺只会告诉别人养殖合作社带来的效益和先进理念,但背后的点滴付出,他从不给别人说。2015年年末,突然降下大雪,正在临汾住院的许记旺想着养殖合作社的饮水管道还没埋实,牛棚保温层又要更新,立即披上衣服开上车往村里赶。路上结了点儿冰,上面再盖上一层不太厚的雪,阴面的坡路就成了‘溜皮子滑’。开车有点闹悬,但我凭着从1994年就开始玩四轮、开汽车的那点功夫,还是有把握的。”虽然从许记旺嘴里说出来显得那么容易,但常人完全可以想象到当时险象环生的情景。

  许记旺一边说话,一边挽起裤腿招呼着挖牛粪,丝毫没有干部的样子,他说:如果当干部的不带头往前冲,怎么才能调动起群众那股热劲儿呢?”

  一腔热血 回报河北村人

  改革开放初期,许记旺就率先买了台拖拉机,开始贩菜、换面。然后用赚来的第一桶金做资本,又去炼土焦,在焦炭市场走红的时候,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也赚了不少钱。许记旺说:“当干部后,我全放弃了。看着河北村那些还没有富裕的乡亲们,我心想一定要用行动回报河北村人。”

  2003年,许记旺担任村委主任以后,他放弃了赚钱的买卖,一心扑到了工作上。妻子说:不管村里的大小事,他从未推辞过。但要是家里亲戚求他办个啥事,可就不灵了。”恰是这种“独特”的从政观,成就了许记旺“功臣支部书记”称号,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对家庭有许多愧疚。

  许记旺母亲今年91岁,为了儿子,守寡已49年。村干部想给老人申报一份低保,表格都填好了,许记旺愣是抽掉表格不让上报;几年前,他的女儿被查出直肠癌需要化疗,但他却因村里的事情,都没有去医院照看她,甚至噩耗传来后,他还在村里忙碌着。许记旺说:如果不干这个村干部,家里的光景或许要比现在好。但他始终记得,这里是生养他的土地,不管发生什么事,带领村民过上小康生活都是他的第一义务。”

  现如今,在许记旺的带领下,河北村已然蜕变成新兴的一颗明星村,它既是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和谐村,又是山西省文化示范村。在村里,许记旺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两副担子一肩挑,干工作的态度用村里人的话来说,还真是钉是钉来铆是铆,没有一点含糊”。

  记者 弓佩玉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