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建筑”背后的病态“政绩观”

2014-10-16 08:57: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文/梁新红
    近日,广州市耗资8亿建成的陈家祠广场,仅使用4年时间,即因为地铁建设需要“推倒重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像陈家祠广场这样的“短命建筑”并非个案,北京凯莱大酒店、沈阳的五里河体育场、浙大湖滨校区3号楼……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建筑在“青壮年”时期就被“推倒重建”令人惋惜。(新华网10月14日)2009年,广州荔湾区投入8个多亿对陈家祠进行扩建,加班加点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前的2010年9月完成,彼时被称为“荔湾区迎亚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然而,由于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建设,昔日重金打造的东侧绿化广场却在短短四年内“推倒重来”。据记者调查,早在2007年6月,广州地铁公司就公布,广州地铁八号线延长线工程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也就是说,早在陈家祠广场扩建前,就已经有了地铁延长线的规划,但是广场扩建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致使绿化广场在4年后被挖。
    就像当地政府以“亚运会临近,时间紧,任务重”为理由一般,各地的“短命建筑”都有一大堆堂而皇之的“说法”。但无论“说法”多么客观,多么迫不得已,都改变不了劳民伤财的事实,用老百姓的话说,那就是“败家子”。
    正所谓,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早干嘛去了”?是啊,看着动辄数亿元的“血汗钱”被挥霍,谁的心里也不好受!再说,城市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一项大工程往往好几年才能完工,好不容易竣工可以让市民享受了,还没咋地就又要扰民折腾了。
    群众心里有杆秤,说到底还是一些领导的政绩观出了问题,热衷于新提法,新工程,新政绩。
    往往是一届政府一个规划,现任不管上任的事。只要在自己任上,能干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工程,尤其是那些大型工程,能引起领导关注的就行,才不管它有没有什么长远规划。加上决策“家长制”,领导拍板的事情,相关部门只能顺着领导的决策走,反对的意见,谁也不敢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
    每个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而要做到为人民谋利益,就要做到求真务实,做到科学决策,就需要有制约机制,需要有监督机制,创造条件让大家说实话,提意见。同时,要保持政令统一,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把各项民生工程办实办好!也自然会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