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聒噪的城市静下来

2014-12-24 21:44: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继续保持城市大建设,投入不减,力度不减。”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日前召开研究2015年城建工作思路专题会议,确定持续大建设的工作基调,更提出向更高层次进发的“转型”目标:本着“让城市安静下来”的城建理念,各项城市建设都要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更加注重市民意愿。(12月21日荆楚网)

“让城市安静下来”的提出让人眼前一亮,诗化的语言瞬间让人回归到静谧的空间中徜徉。当你走在大街上,路边商店里的高音喇叭吵得你打电话都听不见;路上汽车喇叭连续不断地叫声催得你不知道该躲哪辆车;各种庆典礼炮一响就是震惊全城;工地夜半施工各种声音让你头昏脑胀;坐在办公室里楼下“新款羊毛衫、羊毛裤”的广告一叫就是一整天……可以说,我们时刻都生活在一个处于“沸腾”状态的城市里。“让城市安静下来”的理念,是主政者城建理念的进步,在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提升,更加注重市民意愿,顺应民意民心。

安静,是一个城市的公共资源;安静,是衡量人民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指数,是体现城市文明和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志,是凸现“绿色”宜居城市的一张名片。在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心理收入”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薪酬结构”,即员工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工资收入以及发展机遇所引起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感受的变化。让城市成为“安静的城市”、拥有“诗意的氛围”,无形当中增强了这种幸福感,也就等于给每位市民提供了一份“心理收入”,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快乐心态。

为了给自己争取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2013年11月,河北唐山开滦一中学生排队劝阻公园噪声。这一新闻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唐山由此开展了“让城市静下来”大讨论活动,环渤海新闻网聚焦社会热点,及时推出专题,并与传统媒体展开互动,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共鸣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看来这一个“静”是众之所望。

其实,城市建设一直都很强调人文关怀,从霍华德的田园人文城市构想,到“雅典宪章”的人本主义,再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城市建设理念无不是为“人”服务,它既包含当代人利益的诉求,还包含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发展理念;既有方便居民工作、生活、娱乐的考虑,也有对居民精神生活与心理需要的回应。因此,“让城市安静下来”,是对人文关怀的回归,也进一步提升城市居住舒适度、幸福感。

既然大家都期待一个安静的城市,那么这些无休止的噪声该由谁来管一管呢?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其实好多部门都能管,但好多部门都不管。举个例子,一片掉落的树叶,如果飘在空中,就是环保部门的事;如果落在地上,就是环卫部门的事;如果掉在了绿化带中,就是园林部门的事;如果落到了临街店面的牌匾上,就变了市容管辖的范围……为什么谁都能管又谁都不管呢?是“龙多不治水”?还是“无利不起早”?(郑 轲)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