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在“折腾”中加速成长

2015-10-22 11:07: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几天前,和几位教育界人士座谈中,听他们讲了被“折腾”后的感受。一位中年女教师说,在一线起早贪黑地干了25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送初三毕业生,受够了“折腾”,现在终于可以到清闲的科室干了。另有一位城乡结合部的男校长这样说,多年来老是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哪个学校教学质量不行、学生流失了,就被派到哪个学校,因此老是在城乡结合部“折腾”,始终进不了城。以上两位说话的口气颇有些无奈。只有一位从城区中心校由英语教师提拔为副校长又到偏远学校任职的女校长乐观地说,从入职就一直被领导“折腾”,被推着参加赛课赛讲,经常被批评得直掉眼泪;多次赶出去参加学习,回来后再给大家传经送宝;后来,由业务骨干提拔为副校长,本以为能留在城区校,没想到搞竞聘时被选上分配在了偏远的农村学校。到农村学校后,她有了用武之地,没有更多的社会关系烦扰,可以安静下来搞业务,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到工作中。现在学校在她的管理下蒸蒸日上,教学质量越来越高,来上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声誉也越来越好。谈起感受,她微笑着说,说起来还真应该感谢“折腾”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越“折腾”干得越起劲了。

    听了女校长的话,笔者也感慨万千。在真正懂管理的人看来,只有经得起“折腾”的人,才最有可能成为真正优秀的人才。他们眼里的“折腾”,其实质就是锻炼和磨炼。

    在不变的环境、固定的岗位和重复的工作中始终保持活力和激情,始终保持学习、创造的心态,不间断地完善自己从事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不断突破自我心智模式和常规工作思维,快速进行优势积累,这应该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主题。像前文提到的女校长,由受“折腾”中得到启示,也学会了“折腾”老师。她在培养骨干教师上首先选择了尽可能多地给他们压担子。比如,在教育教学上不搞论资排辈,允许骨干教师多劳多得,让他们担任或兼任班主任;严格教学常规,高强度地训练他们的教学基本功,促使其教育教学经验快速丰富和积累;给骨干教师下达个人的教科研课题指标,使他们独当一面地担当起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的重任。事实证明,几年来学校和教师实现了“两头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明显提升,每年都有十几篇课题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学校先后被评为课改先进校、科研示范校等。

    快牛受到鞭打,才会跑得更快。人的潜力受到适度的压力,才能更好地激发出来。看来,折腾”不是错,关键是你怎样看待“折腾”。(郭璞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