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就能上××学校”,临近年末,走在大街上不时会收到一些广告商的传单。学区房一直是购房者追捧的热点,一些家长更想择名校而居,于是开发商将此作为噱头,把楼盘和学区房捆绑销售,甚至有的采用了“能入读名校”的模糊性语言宣传。
然而,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出台的《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将从2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八条明文规定“房地产广告中不得含有能够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就业、升学等事项的承诺”。也就是说,今后售楼广告不能再像这样打“学区房”的旗号了。
即便如此,新规能否在短期内对售楼广告借学区和户口说事的现象有所改善,或长期来看效果如何,这还尚待观察。但是,无论怎样,面对教育目前不均衡的现状及出于利润的追求,房地产商还可能会拿学区房作出售的噱头,或改为私下承诺。
当然,这也给购房者提出了一个疑问,售房者鼓吹的学区房,买了住了就一定能上了名校吗?这其中有什么误区呢?
笔者日前在相关部门了解到,有许多购房者陷入了学区房的误导。例如,购房者以为离学校近就是学区房,其实不然。按照房地产业内的观点来看,学区房是指能够获得就学名额的重点、优质学校周边的房产。但是,入学名额是对应的学校按照学区划分的办法分配的,每年的政策和划分都会有相应的变化。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有的学校设学规模与原有的社区规模是匹配的,新建和插建的小区势必要挤占原有的资源。而对于新建、插建小区的生源,学校有的承担得了,有的承担不了,受生源人数的影响,教育部门会对招生区域进行适当调整。购房者在购买学区房之前,一定要事先向相关部门了解清楚,尤其是对介于两个学区交界线附近的房子应特别注意。
此外,户籍所属也很关键。房子是学区房,但如果户口无法落入所属区,那就等于没用。家长们购房时须留了个心眼,要求原户主迁出户口,但是若原户主将户口迁出了,入学时发现前户主的子女还在该房所属的学校上学,那购房者的子女仍不一定能上了所属的“名校”。
还有,学区房是政策性很强的房子。例如,买房时按规定落户入住3年就可以入读附近所属学校,可等孩子该上学时,也许要求的时间有新改变。所以,买房者一定要摸清政策,提前算好购买时机,以免耽误孩子。
看来,有些开发商不过是刻意炒作学区房概念,以诱惑人们购房。购房者要明白,学区范围的划分是动态的,开发商之前打的任何口号,都是其一方的说法,其单方承诺不代表相关部门的意见。
所以,面对学区房的诱惑,家长还是要谨慎对待,三思而行。(郭璞)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