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相对于许多孩子奔波于各种夏令营、补习班,也有一些孩子彻底“放羊”,尤其是父母忙于工作而疏于管教的孩子,没有了学业压力和父母的直接监管,开始没日没夜地玩电子设备。
一方面是孩子们电子设备不离手,一方面是父母杜绝孩子做“小屏奴”,这就免不了会闹矛盾。对此,笔者认为,说教意味过于浓厚及穷追猛打的“堵”可能适得其反。减少“小屏奴”的有效战略,不该局限于如何“堵”上,而是让“大屏奴”们回心转意,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孩子的直接影响。例如,在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方面,父母的作用远不只是监视,更多的是以身示范。客观而言,绝大多数父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甚至成了反面榜样。笔者在一所小学进行调查显示,34.71%的父母在家里几乎电子设备不离手,45.2%的父母经常看电子设备。看样学样,孩子们沉迷电子设备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父母最需要做的不是靠什么妙招限制“小屏奴”们沉迷电子设备,而是首先改变自身沉迷电子设备的不良习惯,掌握更多的媒介知识,进而指导孩子恰当使用电子设备。本质上,电子设备不过是一种信息获取、制作、传播和交流的工具,是用来学习还是娱乐,全在于使用者本人。暑假期间,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较长,正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好时机。父母要引导孩子多利用电子媒介学习,如针对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关注一些专家的微信公众号、博客,以及阅读电子书、听读英文绘本故事,或者从孩子爱玩网络游戏的特点入手,选择一些益智性的游戏。和孩子一起玩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媒介素养,遵守网络伦理和规范,同时让孩子科学掌握使用电子设备的时段与时长等,成为高效学习的主人。亲子共同发现、学习、利用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使用电子设备的要义。(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