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走出“五条路径” 加快“五大发展”

2016-11-04 09:57: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走出“五条路径” 加快“五大发展”

——四论深入贯彻落实市党代会、市“两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今后五年,我市要全面实施“345”战略。这其中,走出“五条路径”的战略选择与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一脉相承,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临汾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换言之,在准确观察全市未来长期的发展趋势走向之后,市委给出了“五条路径”这一符合现实的最佳选择。不难看出,五条路径”就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符合临汾实际的发展新路径,必将在今后五年乃至更久推动临汾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传统资源城市和经济后发地区,临汾必须切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坚持崇尚创新,走出摆脱资源依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要从煤炭思维、资源依赖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加强技术、工艺和管理创新,全力促进传统产业走出困境,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加快发展现代新兴产业,把文旅产业打造成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发展动能转换,把科技创新作为动能转换的核心要素,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应用示范工程和重大产业化项目;把园区发展作为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引导人才、资本、技术、项目等要素向园区集聚,提高园区的产业层次、科技含量、经济规模和循环水平。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也是发展目标。强化协调发展意识,坚持全市“一盘棋”,综合推进城乡、大小县共同发展,更加注重协调,走出县域均衡发展、城乡一体推进的新路径。区域间良性互动,按照“沿汾崛起、两翼齐飞”总体布局,推动“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西山主体功能区、东山低碳循环经济区三大板块协调发展。城镇化有序推进,按照“一带两圈多点”城镇化布局,加快中心城区、大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力争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持续提升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追求美好的重要体现。要牢固树立“绿色化”理念,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之路。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立“结构优、效益好、污染少”的绿色工业体系。打造绿色生活空间,深入开展大气、水污染防治五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培育绿色生态环境。围绕建设“山区绿屏、平川绿网、道路绿廊”,大规模开展绿化造林。强化绿色保障机制,用制度保护好临汾的绿水青山。

  开发力度决定发展层次,改革深度决定发展水平。通过持续厚植开放,向改革要红利,以开放增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走出要素充分涌流、活力竞相迸发的新路径。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开发区等开放平台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聚焦资源型经济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支撑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财税、金融和政策支持力度,营造平等使用要素,平等参与竞争,同受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共享,持续改善民生,走出优先保障民生、增进群众福祉的新路径,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用核心价值观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城乡居民浸润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最大限度扩大就业;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提速“健康临汾”进程;加快建设保障房,有效解决住房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完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和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如今已进入我市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追赶冲刺期,重任在肩时不我待。只要全市上下紧紧围绕“345”战略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经过五年的努力,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的新临汾必将呈现在平阳大地。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