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各中小学校都进行了期中考试。围绕孩子的考试成绩,许多家长失去了平静。这其中固然有孩子成绩不佳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不得不提,那就是有的班级的成绩是用微信群的方式公布的。
“看到孩子的成绩在班里倒数第三,我的脸热辣辣的,感到自己在其他家长面前很没有面子。联想起孩子平常不想上学的表现,我也不想参加家长会了。”这是一位学困生家长对笔者说的心里话。
除了晒成绩让家长失去平静,还有什么事让他们失去平静的呢?
“我每天都要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看看老师是咋评价我孩子的。”另一位家长韩女士告诉笔者,由于孩子的班主任经常在微信群里晒学生的表现,引发了家长的广泛关注,使平时远离手机的她也不得不关注起了微信。有一次,她的孩子因作业完成不好被老师在微信群中点名提出批评,弄得其他家长都知道了,有的还对此事进行了评论。这件事让韩女士感到颜面扫地,孩子也总感到在班里抬不起头来。如今,韩女士陷入深深的困惑,一方面她还在关注班级微信群,不时查看与孩子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她又有点儿恨这个微信群,它让自己的内心失去了平静,心理压力很大。
对微信晒学生成绩和表现的作法,目前有一些家长持肯定态度,认为促进了孩子的成长,使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老师的工作。也有一些家长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孩子有其本身的天性,把孩子的表现曝光在同学和家长眼中,极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对此,笔者请教了一位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专家认为,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是波动的,获得的表扬和批评都是过程性的,如果被发到微信群里,就变成结论性的评价了,这对孩子会造成很大压力。另外,孩子每天的表现具有很多偶然性,也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如果把批评和表扬发在微信群里传递给家长,反而会误导家长,让家长产生攀比心理,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结果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与家长和老师的意愿背道而驰。
看来,作为老师,要有限度地使用微信群这样的网络工具,应该仅限于联络和发布学校通知等相关事宜,不宜扩大范围。如果老师的确需要和家长沟通的,可以“私聊”。学生有受尊重、保护隐私的权利,不宜随意“晒”。(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