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发文《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问题直指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家庭教育缺失。文中指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
就在一周前,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这表明,时代已向所有家长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做合格家长,传承好家风,以个体家庭的好家风来引领支撑全社会的好风气。
那么,怎样做合格家长,怎样传承好家风呢?家长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认识到自己肩头承担的培育下一代的责任,对于改变家庭命运、传承好家风、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次,要爱学习,学习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第三,要修养自己的德行,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雅的待人接物为孩子做出榜样;第四,着力打造家庭文化,营造好环境,传承好家风,为子孙后代提供恒久而丰润的道德滋养。另外,做合格家长也要反思自己的一些做法,例如是否在抱怨应试教育的时候又充当了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在指责社会一些无序现象的时候又给孩子做出了“表率”?
从世界各国来说,对于培养一个优秀的人,理念、做法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别,比如付出,比如严格的规范与要求,待人友善、懂得感恩等等。因此,我们应当先把本民族优秀的教育观念继承下来,把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优良的家风传承并发扬光大。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家风传承到位,中国的教育问题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郭璞)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