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电商扶贫晒出脱贫幸福账单

2018-08-20 16:22: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脱贫奔小康,国之大事,民之宏愿。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的电商扶贫,我省各地纷纷拿出点子,想出办法,科学谋划、区域布局、统筹推动,探索出了一条电商进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子。据统计,我省贫困地区网销金额由2016年的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约12.8亿元,同比增加100%。目前,我省电商精准扶贫已经延伸到所有贫困县,贫困县村级服务站点达到2400个。这一串串数字,晒出了百姓脱贫梦圆的欣喜和希望。

  “拿起锄头是农民,点击鼠标当老板,人在家中坐,产品销天下。”这是我省电商扶贫的真实写照。脱贫致富,关键是要因地制宜选出一个好产业。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隰县依托自身地理条件优势,大力发展玉露香梨产业。自2016年以来,该县逐步形成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农民自创和产业支撑的电商扶贫模式。王海萍是隰县阳头升乡竹干村村民,2017年3月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电商培训班,两个月后在网上开了自己的淘宝店、微店,以销售隰县特产玉露香梨、开口杏核等为主,2017年销售额200万元。该县从2015年的电商发展“零基础”,发展到现在“一街一码一品牌一体系”的特有模式,农产品上行销售额从2016年的1.1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18亿元。并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互联网+精准扶贫在我省各地风生水起,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让农民搭上“互联网+”这班“时代快车”,变“面朝黄土”的农民为“面向互联网”的新农民。襄汾县网上供销社带热了电商惠农科技扶贫,古县“核桃+电商”搭建起优势产业营销平台,武乡县5000多家微店覆盖71%的行政村,32个微店村带动5125名贫困人口增收。隰县、武乡、万荣、静乐等县区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农产品销售电商村。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而“互联网+”则是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打造特色产品、特色品牌、特色企业,建设电商示范培训基地、培育电商创业致富带头人、完善带贫益贫机制,无疑是电商精准扶贫之路的“精准”之处。

  实践证明,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当下脱贫攻坚仍需努力,精准扶贫的路上需要我们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助推贫困村产业发展,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记者 高峰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