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涉足教育新闻这一采访领域时,我几乎对教师这个职业没有发生过兴趣。脑海中涌现出的只是两个字“苦”和“累”:挑灯备课、呕心沥血、苦口婆心、两点一线、枯燥无味……
直到几年前在某校的教师节上听到“教师职业幸福”的演讲时,一个看起来极为朴实的女老师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和孤独症的孩子们在一起真是太让人痛苦了,讲故事,没反应;教唱歌,不张嘴;做游戏,不会做;还有的孩子不明原因地间歇性大声喊叫……”在我们感觉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叫声突然停了下来。我们感觉奇怪极了,原来是一位温和可爱的女老师正在哄着那个大声喊叫的孩子,不一会儿,孩子便安然入睡了。我们把这位女老师请到休息室外,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她却轻言慢语地说,其实让孩子安静下来很简单,最重要的是有爱心,有时需要肌肤的抚慰,有时需要眼神与眼神的交流,对刚才这位喊叫的孩子,我用的就是这些办法……
忽然顿悟了,爱,原来就是最好的教育。你对孩子们的用心,决定了教育效果的好坏。
又听到了许多分享:当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到知识、领悟到做人的真谛时,内心充满了幸福;当在教学中遇到难解的问题,迷茫中偶读教育专家的著作,却偶然发现找到答案时,心中又会涌起“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快乐;当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网吧里找到逃学的孩子,几番与他“斗智斗勇”之后,孩子终于乖乖地走回课堂,家长向你投来感激的目光时,那种自豪,不是简单的“快乐”可以形容的……
原来,教育是一件极富精神力、创造力的事情。只要你换一个思路、换一种方法,把枯燥而辛勤的事情看作是有意义的事情,看作是善事,享受其中的乐趣,就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
最近几天,各个县都搞了教师节庆祝大会,重奖教育功臣。校长、老师们奖金丰厚,多则十余万元,少则数千元,着实羡煞其他行业。尊师重教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教师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收获着尊严和肯定。你辛勤地耕耘了,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家长一定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身为教育工作者,心里能没有自豪感吗?
由此联想到,我们每个人都要欣赏和珍惜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人只有尽职、尽责、尽力,才能不虚度人生,才能使他人受益,才能被社会认可,才能收获尊严和价值。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