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三亚一名司机驾驶私家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时,突然感觉胸闷气短,难以把持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撞到公路中间的绿化隔离带,所幸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后,警方调查发现,该司机因心脏病发作酿车祸。此事引起人们对病驾的广泛关注。据悉,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表上有这样一栏:申请者须如实申告是否患有心脏病、精神病等10类禁驾疾病。然而,这个尊重生命的“关卡”,却面临形同虚设的尴尬。
人们对醉驾、毒驾已不陌生,相比之下,“病驾”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所谓“病驾”,就是在身体罹患疾病,尤其是罹患一些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不能考取机动车驾驶照的禁驾疾病的人,仍旧通过了驾照考试,然后开车上路的现象。而这样的驾驶员一旦在驾车过程中因为自身的疾病发作,导致身体出现状况,就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其后果和危害,并不比“醉驾”“毒驾”更轻。正是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申领驾照的当事人在驾考前要出具《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证明表中身高、视力、辨色力、颈部有无运动功能障碍等体检项目,由指定医院出具证明,医生签字。至于10项禁驾疾病,则由申请人自己填写,基本上形同虚设。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严格要求体检医院尽职尽责,避免敷衍了事、弄虚作假,为车管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身体证明,有必要探索建立驾考申请人病历联网查询机制。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建立一个驾考申请人与司机的病历数据库和网上查询平台,将查询权限授予驾管机构和体检机构,保障二者能查到每个驾考申请人和更换驾照司机的病史,这应该是可行的。
申领驾照,不仅仅关系到当事人自己的生命安危,同时也关系到他人以及公共安全,所以有人称驾考体检是为生命把关,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一生命关口基本处于失守的状态,令人忧虑。要想解决问题,堵住漏洞,其一,尽快建立患者病历数据库和网上查询平台,并将查询权限授予驾管机构和体检机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筛查出患有禁驾疾病的驾考人。其二,可以探索用保险、诚信体系等制约未如实申告行为,增加未如实申报者的违法成本。其三,要从源头遏制“带病持证”现象,除了体检医院完善流程,严格体检之外,车管部门也要完善抽查制度,不让当事人有侥幸心理。(李媛)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