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毕节市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扶贫领域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8天,从选址,到修建,到完工,为了迎接上级检查,把扶贫新房建成了危房……黔西县中坪镇顺河村主任杜正国因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创新速度’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脱贫攻坚中推进危房改造工作,是党和政府帮助农村困难群众消除住房安全隐患、解决基本居住安全问题、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惠民利民的好事,而达不到安全入住条件的“8天速成房”,却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不否认,在脱贫攻坚战中,确实要注重速度,要比赶帮超,脱贫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贫困人口与幸福生活的现实距离。但前提是要恪守“里子大于面子”的现实红线。
“面子工程”不但浪费了国家大量的扶贫资金,还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是对党和政府形象的严重败坏,更是对群众利益的极大漠视,是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不作为、乱作为的具体表现,是要不得的。
当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带领深度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整体脱贫成为扶贫工作面临的巨大考验,是最为难啃的“硬骨头”。作为扶贫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政绩只能挂在老百姓嘴上,而非领导眼中。只有以非常之功、举非常之力、振非常之信心,真抓实干,从严从实,才能不负人民群众嘱托与盼望,奋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伟事业。(景文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