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市区汾河公园里看到一幅令人气愤的景象:河边不远处的林荫小道上,几束不知被谁丢弃的紫荆花枝散落一地,凌乱的样子与周围的春意盎然格格不入,显得十分刺眼。两位散步路过的市民停下脚步,一边摇头念叨着攀花者的素质堪忧,一边捡起花枝扔进了附近的垃圾箱……
生活中,可能不少人也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或驻足叹息,或一笑而过,随后抛之脑后。然而,看似不起眼的攀花折草,却考量着每个人的素质,也在提醒着我们:文明踏青,才能真正“不负春光”。
小行为折射大文明。据媒体报道,近几年的三四月份,少数不文明游客让武汉大学的樱花节变成了“樱花劫”,他们脚踩绿草坪、手摇“樱花雨”,逼得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多次发文,呼吁游客文明赏樱。种种此类,不胜枚举。这些不文明现象,既暴露了少数游客自身的素质,也影响了他人的出游体验、破坏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携起手来,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应当持续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广大媒体也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鼓励市民“随手拍”,曝光反面典型,引导群众文明出游。追本溯源,则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少一分“任性”,多一分自律,切莫有花堪折直须折,待到无花空嗟叹。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个人文明与否,反映了这个人的品行风貌;千千万万人的文明程度,则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一草一木,相信文明之花一定会在平阳大地上越开越旺。(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