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朗诵的农民诗人、喜爱跳大环舞的钢铁厂维修工、大凉山的少年合唱团……这些天,由人民日报新媒体发起的“你好2021”温暖之夜演出活动,持续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一个个努力打拼的普通个体、一段段温馨感人的奋斗故事……农民诗人的朗诵,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真谛的思考;钢铁工人的舞蹈,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细节;深山少年的合唱,让人们体味到青春对幸福的追求,这是弘扬真善美,更是传播正能量。
我们通过这些短视频,看到了普通人的伟大,看到了平凡人的“小幸福”。短视频里的一个个人物,仿佛就是邻家的大哥、小妹、孩子,抑或是身边的爷爷、奶奶、大叔、大婶。这些平平凡凡的人、普普通通的事,表现的是人们对美好明天的热切向往,积蓄的是广大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澎湃热情。
近年来,不少短视频深受人们喜爱,尤其在年轻人中被越来越多人关注。无论是在手机里还是电脑上,都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可以预见,随着技术更完善、读屏更普及,人们观看短视频的时间会越来越长。越是如此,越是需要让短视频清朗起来,在优秀文化传播、道德价值塑造、社会风向引领上发挥更大作用。
良莠不齐、喜中有忧,短视频存在的短板不容忽视、出现的弊端不容小觑。不久前,一则内容为“到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看望病人要收200元门票”的短视频引发网友关注,但完全是虚假制作,只为发泄不满。因此,视频发布者文某某的行为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依法行政拘留。
很多时候,一个形象、一段旋律、一场表演,可以折射一个时代。实践证明,内容不健康的短视频危害不小,好的短视频也能成就新时代的“大文化”。作为数字时代广受欢迎的传播载体,短视频理应承担起“文以化人”的作用,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这就要求平台加强监督管理,网民提升网络素养,确保短视频传播正能量。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有关部门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平台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尧都区新闻传媒中心科员 黄争)
校对:张晶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