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给市民提供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休闲锻炼场所,我市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人居环境越来越优美,市民生活越来越舒心,城市形象越来越美好。作为“主人”,我们本应爱护园内公共设施,但少数市民的不文明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园美景,也与城市文明形象格格不入。
一座公园好比城市的“客厅”,它不仅是一个能为人们提供休息、锻炼、游览的场所,更是城市对外展示的地标建筑。一个好的游园环境,不仅要靠工作人员的精心管护,更要靠广大市民的用心呵护。如果因为极个别人的不文明行为而让城市的文明形象大打折扣,实属惋惜。
大庭广众之下,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透露着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丢弃的是个人的品行和公德,不仅给别人带来了烦恼与不适,更给城市带来了无限“伤害”,甚至成为损毁城市文明形象的“罪人”。
可为什么有的人如此“冥顽不化”,把文明置之度外?
依笔者看,说到底是一些人的德行出了问题。是不良“私德”的“惯性”使然。诸如,有些人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出了门却把垃圾随意丢弃;有些人只图自己停车方便,把别人的车子从车棚拖出来后不管不顾等等,这些缺少“私德”的人,出现乱丢垃圾、踩踏草坪、攀爬雕塑等不雅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私德”多是指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但是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其德行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基石,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良好的私德起着“守卫”社会公德的作用。
文明的举动,体现在一件件“小事”上,做一名“文明人”并不难。我们不妨外出时处处多拘小节,重视自己给孩子、给他人、给社会留下的形象,坚持“反思”与“修正”的“知行统一”,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和个人德行。
春风十里,不如文明的你,文明赏春、文明踏青才是最美的风景。希望广大市民在公园游玩时,都能注重文明、爱护环境,以实际行动展示平阳大地的美好形象;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宣传引导、教育监督,共同携起手来,让一草一木更“赏心”、文明行为更“悦目”、家园环境更“宜居”。
劝君谨记,踏青不等于“踏”青!(清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