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市场上的廉价药进行调研后发现,许多廉价药长期短缺,在药店、医院难觅踪迹,而造成这些廉价药品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价格便宜厂家利润小。以常见的青霉素为例,一支不到0.8元,相比如今常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却是便宜又管用。青霉素价格低廉,使得厂商生产积极性不高,有些厂商干脆转型生产其他价格高、效益好的药品。二是销量少生产成本高。廉价药由于价格低廉,且使用有限,致使生产成本高,生产厂商利润空间小,比如西地兰这种药品已经上市几十年了,效果很好,也很便宜,病人用量不大,但这个药品价格太低,加之薄利而不多销,厂家生产的积极性并不高。
建议一是建立廉价药品信息平台。对全国范围内的廉价药品的储存、使用及短缺情况进行统计,专门设立廉价药品的集中供销机构,在药品短缺的情况下合理调度廉价药,特别是合力调度廉价救命药品,保证正常理疗救助的开展。二是实行廉价药品生产补贴机制。由于廉价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制药企业利润空间小,有些甚至亏本生产,使得制药企业积极性大幅下降,有些企业干脆取消这些药品的生产指标,为使广大群众能够用得上廉价药品,政府可出台政策对这些廉价药生产按药品的生产、使用、流通情况,按一定比例进行补贴,保证廉价药品的供应。三是进一步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实施药品分离制度,切断医药利益链条,责令医院推广廉价药品。
避免医生为了去拿高额的回扣向患者推荐高价药的情况,为廉价药的流通打开一条绿色渠道。
(作者系市政协委员、安泽县政协主席,安泽县政协常委、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省政协社情民意特约委员 王孝恩 蒋青峰 贺玉静)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加强公共卫生经费监管势在必行
下一篇: 如有雷同!纯属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