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对儿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上周以来,对“灰太狼”被判赔一事的热议仍然持续着。据报道,因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情节,江苏两名儿童被同伴绑在树上点火烧成重伤。日前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被告儿童的法定监护人承担60%的责任,动画片制作公司承担15%的责任,另外的25%的损失责任由原告的监护人自行承担。
我相信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个例,却也并不因此否认动画片对儿童的影响力。当年幼的小外甥能够很逼真地模仿熊二说话时,当接触到的小朋友对动画片中的情节乐此不疲时,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判断。在这个意义上说,也很认同法院对动画片制作公司须承担一定责任的判决。事实上,《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不久前就被国家有关部门点名批评过。
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80后一代小时候也看了一些动画片,其中也不乏暴力情节,为什么却鲜见“火烧小伙伴”这样的极端案例呢?原因或许至少有三方面,一是与80后儿时所接触到的屈指可数的十数部动画片相比,现在的动画片产量要高得多,且众多电视少儿频道的存在,使他们接触动画片的数量更多、频次更高,受影响的程度也就更深一些。二是动画片的质量未与产量形成正比,大量不符合儿童理解认知阶段的内容充斥其中。如今,我国动漫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动画生产大国。但正如有分析指出的那样,存在着制作水平不高、精品动画缺乏、内容低俗暴力等深层次问题。据报道,有人就曾专门做了统计,在《喜羊羊与灰太狼》全集中,灰太狼一共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抓过1380次,被煮过839次,被电过1755次,几乎每集都有容易被儿童模仿的暴力危险镜头。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00后、1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宠使他们难以接受父母长辈的教育,客观上造成了家长的失职。按照法院裁判的责任承担比例来看,被告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及原告的监护人均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就说明“火烧小伙伴”更多的责任还在孩子的家长。
“火烧小伙伴”及其判决,无疑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目前,无论是国家主管部门的意见,还是社会舆论的大声疾呼,动画片少些暴力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上述动画片制作方在被点名批评后,就对作品进行了适度的删改。相信今后更多的制作方会汲取教训,主动删减不适宜儿童的画面。
不过话说回来,使动画片完全禁绝含有伤害倾向的情节或内容并不现实。与此同时,又必须面对年幼的孩子心智尚不成熟,对外界事物缺乏必要、正确判断的客观存在,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家长多些“把关”了。这“把关”不仅是指对孩子究竟可以看哪部动画片的选择,更多的时候需要母子、父子一起观看,及时对其中有不良倾向的情节和内容加以提醒,告诉孩子这是错误的,对的又是怎样,如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儿童的判断能力。
动画片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童年,却不应使之吸取了负能量,这是父母,也是包括制作方在内的全社会的责任。(文/孙宗林)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挑肥拣瘦”的出租车怎能让群众满意
下一篇: 加强公共卫生经费监管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