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的城市变迁,浓缩了一部山区小县的转型发展史,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让群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感受到了政府普惠大众的民生“温度”。
经济发展最终要靠人来承载,开展项目建设,实现转型发展,其最终目的不是创造多少GDP、盖多少高楼大厦,而是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让每个人都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我们都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这既是发展的要求,也是发展的归宿。这就需要各级政府把民生建设提升到创建服务型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实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推进、共同发展。
乡宁县在发展的同时,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力实施“大民生”,在开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优先发展教育等方面自觉担当起改革“探路者”角色,不开“空头支票”、不搞“口惠而实不至”,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将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这既让我们看到了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守,也看到了政府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民生“温度”决定发展“高度”。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有的只是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俯下身子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只有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实实在在的为民、利民行动,将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百姓,才能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持和拥护。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谁让理科状元变成街头浪子
下一篇: 莫让压岁钱变压岁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