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督不易,且行且珍惜

2014-04-11 09:39: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的权利和职责,因了鞭挞假恶丑、伸张公平正义,维系社会公序良俗而颇显独特。然而,这个世界上,不受约束的权力从来都是最易出轨的。正如追溯那些倒台官员的贪腐轨迹,总可以发现权力撒野的影子一样,这些年,新闻业界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被监督,假记者横行,新闻敲诈案件频发,乃至真记者也混迹其间,乱使舆论监督权。

目前,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的“扫黄打非·秋风2014”专项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4月2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和中国记协向社会公布14起网络新闻敲诈和编造传播假新闻的典型案例引发关注。

无论是从历次曝光案例的占比来看,还是根据以往经验判断,山西都可谓是假记者和新闻敲诈的“重灾区”。

前些年,小煤矿疯狂采挖,矿难频发时,我们听闻了太多新闻敲诈的案例;这几年,环保问题、土地纠纷等层出不穷,这些假记者又跟风转移“监督”重点,并且来头儿越来越大、口气越来越狂,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也如新华社4月8日的一篇电文所指,假记者的出现,正是效仿一些真记者,企图借用记者身份‘蒙吃喝’,从中大捞一笔。更何况,在一些假记者敲诈案件中,真记者的身影若隐若现,真假记者内外勾结让基层干部群众真假难辨,也让受害者顾忌良多。”害群之马使整个新闻界背负骂名,坊间广为流传的“防火、防盗、防记者”就一度令新闻人汗颜。正常采访因此面临阻力重重,加之记者本就属于高危职业,媒体监督便愈发显得不易。

媒体公信力遭败坏,新闻行业形象被毁损,还源于一些新闻媒体采编经营不分,制定创收目标,私设机构、违规招聘。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一语中的,“有这样丧失底线、毫无法律敬畏的媒体,就必然有视敲诈为能事的记者。媒体靠记者敲诈的不义之财生存,而记者通过提成致富,这种异化的生财之道必须叫停!”媒体监督不易,新闻行业需要自律。当前,欲使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取得长期效果,新闻单位就需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不断加强日常人员教育培训、完善内部制度管理。新闻从业人员则要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等不良风气。

媒体监督社会,也要受到社会监督,早已是新闻业界的共识。每一个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秉持新闻职业操守的人,都不会将自己视作凌驾于法律规章之上的“无冕之王”,这是因为唯有主动将自身置于法律和正义监督之下,才是对行使新闻监督权的最有效保护。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清除那些“新闻异类”不仅让公众拍手叫好,更为业界额手称庆,因为它可以净化新闻从业环境,为媒体监督正名。

媒体的监督权力神圣,亵渎不得;铁肩担道义”之名来得不易,且行且珍惜。(孙宗林)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