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郑州市花园路北段迎宾路一号的黄河迎宾馆被“包围”了,这座前身是中共河南省委第三招待所的宾馆,被笼罩在车辆飞驰而过卷起的扬尘之中。
因被选为中央第八巡视组的驻地,黄河迎宾馆成了河南省基层公务员最密集的区域。这片“不能乱逛的任务区域”,围满了来自河南各市、县、乡镇的政府工作人员。这些基层公务员的任务是“保卫”中央巡视组,拦下本辖区内试图非正常进入迎宾馆的人”。(14日《新京报》)几天来,河南基层公务员人员在巡视组驻地前拦截上访群众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而《新京报》的报道不过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从那些截访公务员的众生态上勾画出有点滑稽的一幕。
据报道,3月28日,在中央第八巡视组巡视河南工作动员会上,巡视组组长欧阳淞在会上表态,中央巡视组将认真履职尽责,敢于碰硬,坚持问题导向,剑指党风廉政问题,巡视出威慑力,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中央巡视办负责人向河南方面提出要求,河南省委要充分信任、支持、配合、监督巡视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如实反映问题,确保巡视工作顺利开展。”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则提出了三项要求:端正态度、积极配合、促进工作。
然而,仅仅几天后,随着两位河南地方官员的被调查,一直秘而不宣的中央巡视组驻地,很快就成了半公开的秘密。黄河迎宾馆墙根下,开始出现三五成堆的基层公务员。有记者在稿件中粗略统计,4月7日15时左右,黄河迎宾馆西门外就有100人。
而他们的任务就是“拦下本辖区内试图非正常进入迎宾馆的人”这项“政治任务”。
明目张胆的“截访”就发生在巡视组的眼皮子底下,实在让人不可理解。这不是明摆着的“心虚”、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而且,截访”与巡视组的要求明显相抵触,堵塞言路,干扰正常巡视,是违反组织纪律的?难道基层的官员就不明白吗?无论自身有无问题,其行为本身就已经有了“问题”,当地主要领导是要负责任的。但笔者倒认为,截访”未必是件坏事。
如果巡视组就是坐在宾馆里办案,如果一道大门就能挡住巡视组的脚步,那这样的巡视想必也不会有多大的“高压态势”。
明目张胆的“截访”反而是给巡视组提供了更多的警醒,如何主动走到群众中去,通过民间暗访了解情况;如何广开渠道,通过蛛丝马迹捕捉线索,将更能促进巡视工作的高效务实。
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王伟
上一篇: “其他”费用也要说得清
下一篇: 打击“假记者” 更需“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