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大学生就业有多难?

2009-06-24 16:5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比如现今极受国人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中央为此专门发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重视程度非同小可。目前是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攻坚阶段。《人民日报》17日在7版用了多半个版面刊发了一组文章,请有关专家和地方分管负责同志谈了他们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和建议。这些文章都很有道理。然而笔者以为,还应再强调一点,那就是别把大学生就业当成包袱,而是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企事业单位进行“人才抄底”、“人才储备”的大好时机。

现在有一些人和一些声音,把大学扩招当成一切问题的“罪魁祸首”,甚至连今年高考人数下降,也认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造成的,而就业难又是扩招造成的(教育部已对此进行了驳斥)。这样想问题是片面的。有人说,现在满马路都是大学生了,太多了,远远供过于求。其实我国的大学生哪到了“供过于求”的境地?比如,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程度与水平,高校毛入学率是个重要指标,资料显示,我国2006年也只有21%。而在世界上,毛入学率超过35%的国家就有30个左右,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芬兰、新西兰、挪威和韩国等7个国家更超过50%。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每十万居民中大学生数,俄罗斯1995年就达到1800人,而美国在同期更高达三千多人,我国2006年却刚达到1300人。以此看,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多还是少?

我们仍是缺乏人才的,招贤纳才仍是重中之重。

现在各地区、各单位都把人才工作当作一项战略工作来抓。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尽快取得成效,可视为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一项战术性工作。如果我们能把人才工作的战略性与尽快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战术性目标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话,将会产生巨大优势。因为在这个特殊时期,可更容易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精,更多储备人才、培育人才。那么,在将来危机渡过之后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凡是这样做的单位和地区,就肯定具有人才积累所形成的“首发优势”。打个比方说,现在储蓄的资本越多,将来提取的利息就越高。而要取得令人羡慕的“资本利润率”,就必须有积极角度看问题的本领,也就是说要具有长远的眼光。

人才是我们的财富,我们的财富还远未到“满马路都是”的地步。谁能爱才、会选才、懂储才、精育才,把大学毕业生当成财富看待,谁就毫无疑问地具有竞争上长久而巨大优势。(今晚报 王廷方)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