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短信 多此一举

2009-06-24 17:0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形式主义之所以不乏爱好者,因为有时形式的确有点吸引人。你看,副局级领导干部,人人动手,都来创作编发一条廉政短信,利用手机短信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的特点,可以在全社会营造廉荣贪耻的舆论氛围。不是很有创意吗?

创意是有一点的,此心也是好的。但在笔者看来,反腐倡廉的成效,不在于发布多少声明,喊多少动人的口号。廉政短信满天飞,手机里全是领导干部的表态和动人的言词,闹猛倒蛮闹猛,实际效果如何?也许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反腐败,不是靠发宣言。宣言好发,行动难做。有的网民一针见血地指出:编发短信的干部不一定廉洁,不编发短信的干部不一定不廉洁。群众不在乎领导干部说得如何冠冕堂皇,而在乎他们做得如何,加强群众监督比编发廉政短信更有效。

反腐的功夫,不在于形式的创新,而在于要亮出锋利的宝剑。许多腐败分子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反腐的关键要靠完善制度,靠加强惩处的力度,而不在于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有时候,宣言发得多了,还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因为经验告诉我们,有些腐败分子在台上反腐倡廉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而在台下手伸得更长。有些“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领导干部,作廉政报告的内容,要比发几条短信深刻得多,但台下捞钱的胆子,同样大得多。

再请听贪官吴桂标说:“我是经常将廉政挂在口头上,捞钱落实到行动上。”另一名贪官陈家荣说:“过去在大会小会上,我还应景式地教育干部‘一定要廉洁,千万不要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福利,这是非常危险的’。现在想起来,觉得很滑稽,我在会上讲廉洁,会下却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收受礼金。”唱滑稽的腐败分子现在自揭老底,这对于我们,应当是要警觉的。

干部是否廉洁,不看他发了多少条廉政短信;干部修身养性,更不在于他的短信得了个几等奖。所谓“有些思想意识滑坡的干部,在创作和编发廉政短信过程中,会受到警示”云云,也不过是一种天真的一厢情愿罢了。如果把一串内容干巴的、抄来抄去的短信四处传送,结果可能被当作垃圾短信删掉,效果适得其反。至于发短信也要评奖,这里再说句不中听的话:不要在辛辛苦苦的评奖中,再弄出一条由秘书代劳的丑闻来。

因此,发动副局级干部给下属发反腐短信,看来是多此一举了。如果把创意放在这类“创新”上,那更是用错了地方。(解放日报 吴兴人)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