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经适房成“鸡肋”

2009-08-05 07:5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经济适用房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经济、适用。
有资格获得此待遇的人群当属城镇中低收入人群。但是,从武汉、重庆、老河口、石家庄等地发生的经适房“奇闻”可以看出,经适房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令人尴尬的“鸡肋”。
之所以说经适房是“鸡肋”,笔者认为:其一,经适房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论证。经适房的建设应在限制土地价格和成本及利润上做文章。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一些经适房户型设计极不合理,更有甚者价格奇高。其二,经适房申购不透明。当前,之所以出现诸如武汉、重庆等地的经适房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制度缺乏透明度、相关部门暗箱操作造成的。
如何让住房福利政策真正惠及中低收入群体?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首要是政府层面要真正把经适房建设作为施政的一项义务。在经适房的规划、论证、设计尤其是招标时,不要过于突出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在户型、区位、价格、配套等方面,要站在中低收入群体的立场去考虑,而不能为了政绩去糊弄公众。
其次要坚持公开、透明的操作流程。信息公开、透明是经适房彰显经济、适用的根本举措。组织者应从经适房的规划、建设再到销售做到全程“公示化”。小区规划地点、适应人群、房屋套数、申报人员详细名单、入选资格、入围名单等,要全部翔实地在互联网、报纸等媒体上公布,接受公众的监督。要加强经适房销售过程中的人员核实,可以邀请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全程参与经适房入选名单的确认,严格审核,确保购房名单的公正。要加大对经适房预售、售中、售后监督,严防监管真空,让经济适用房最终回归经济、适用、保障的本质。(王文武 据 新华网)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